社論——扭轉供求 促檢測大降價

  口罩和檢測,成為市民的抗疫「孖寶」。口罩供應由爆疫初期出現嚴重短缺,導致炒風熾熱,至近期供過於求,價錢已回落至合理水平。同一情況,發生在檢測服務上,隨着私人檢測公司數目增加,供應亦上升,早前收費動輒過千,甚至近二千元的檢測,已迅速降價。目前每次檢測收二百四十元,由於往後需求有增無減,市場供應者亦多,收費理應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由私人營運的四間社區檢測中心,近日投入服務,公眾反應熱烈,顯示市場需求殷切,原因有三:一是檢測變成日常必須服務之一,不少行業,如飲食業,都要求員工定期檢測,以確保適合上班;二是市民消除對檢測的顧慮,為了解個人健康狀況,願意定期取得陰性報告;三是即使本港仍未通關,但必須出行者,一定要持陰性檢測證明,才可前往外國,未來一旦通關,檢測需求將上升,進一步刺激廠商大規模供應,生產成本將可下降。
  檢測可望減價,還涉及產地供應問題。現時二百四十元一次的檢測,使用了內地可靠又相宜試劑和化驗,令早前貴價的外國貨失去競爭力。隨着公眾對檢測出現「海量」需求,價格應該下跌。港府要監察市場的運作,確保不會出現抬價的現象。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