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igh Tea——香港係咪好低能?
香港係咪好低能?新加坡部長揶揄香港低能,澳門評論員恥笑香港辦事不力。香港從蜚聲國際的大都會,忽然間變了好像一個人見人取笑的落難城巿,是我們真的是白癡?我們到底欠缺了甚麼?
網上有一段瘋傳的錄音,據說,是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向基層解說新加坡處理口罩策略。他認為,若新加坡學香港,一人一日一口罩,每日要五百萬口罩,但疫情可能持續數月,這樣的要求根本無法滿足,所以策略上,口罩供應要有優先,先是醫護人員,然後是的士、巴士司機或其他前線服務人員。對香港盲搶米和廁紙,他認為是「有樣學樣」的無腦行為,新加坡不能學別人那麼低能。他說:「所有國家可以表現得低能,新加坡不可以」,「我們穩定,其他地方自然對我們有信心」,「否則病未殺死我們,我們被自己的行為殺死。」這段錄音,新加坡政府至今未見有否認是自己部長說的,應有可信性。
至於澳門,網傳一篇歌頌澳門抗疫對策的評論員文章。內文處處衝着香港來恥笑。作者說:「這次疫情中,澳門的優秀表現,省心,讓人非常省心。」說到罷工,他說:「為甚麼我們醫護人員不像鄰近地方罷工?因為他們有大無畏精神」,「香港醫護是抽籤決定誰進隔離區工作的……澳門協調中心表示:『總不會以抽生死籌形式決定哪些醫護人員進隔離區工作,而是按其工作性質、專業範疇、受酬程度、人員是否自願等作考慮。』換句話說,澳門的醫護工作統一安排,保證了絕對的井然有序。」
至於論封關,他說「不封關不等於不把關,來自湖北,或在十四日內曾到湖北的人,要有有效健康證明,否則拒絕入境。外僱入境前十四天若到過內地,要被觀察十四天。論盲搶貨,他說香港的日用品本來不缺貨,但大家一搶,反而弄得真正有需求的人買不到了。他說澳門不封關,減少了巿民的恐慌,同時澳門每天都公佈市場就糧食、日用品每天的庫存,進口了新貨也第一時間通知巿民。此外,澳門新聞局也火速出了「不要盲搶」的宣傳,政府又安排經濟局和消委會每天中午和傍晚,在全澳各區超市零售點巡查,確保糧油百貨的供需秩序。
上述的澳門評論員論據,確確實實反映了香港危機應變和處理的不足,尤其是在盲搶貨的一環,就澳門的做法香港實有借鏡之處。然而澳門不是香港,從人口、經濟活動、議會和媒體等等方面的互動,澳門的情況與香港不能相提並論。
香港只有一小撮醫護人員搞罷工,不能因此說我們的醫護都不優秀。香港人口密集、眾多,經濟架構多元化,是國際金融中心,不能輕言停巿兩周,也不能要求全港七百多萬人完全停擺不出門。香港的抗疫措施是否零分?當然不是。以香港高度密集的人口,至今受感染人數約六十宗,而不是數以百計的數目,也顯示了香港人明白要抗疫、也具備如何自我保護的能力。香港到底欠缺了甚麼會淪為笑柄?
香港到底欠缺甚麼?直到今天,很多香港人當然會將矛頭指向政府,抗疫應變差過澳門,幾成社會共識。政府失能、失效,以至有些應做的措施失去了應做的時機,引起了社會的恐慌,凡此種種,政府實在難辭其咎。然而,香港人自己沒有責任嗎?
我們欠缺的是團結!我們欠缺的是同理心,以及很多人未能發揮互助的精神。新加坡陳部長說得對,每日要用五百萬個口罩的需求,是不可滿足得到的。口罩是應該留給有最大需要的人,我們有很多市民都有此同理心,但只要有一小部份人去盲搶口罩、盲搶廁紙、盲搶米,這些片段經傳媒廣播,香港所有人便會被描繪成為一班無知、自私的白痴。在當前抗疫之戰,香港人未能有力展示我們的團結,還有人走去醫院和指定診所搞事,外人把我們看為不堪的一族,我們能不無言?我們可以怪得了誰?
今天,香港最需要的是團結!香港人絕不低能,我們不滿政府,但當前抗疫大戰在前,侮辱、揶揄政府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體巿民要同心同德,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守望相助,我們才能戰勝疫症。只要我們能團結,我們抗疫的工作,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讓大家早日走出疫境,而不是如新加坡部長所言:「病毒未殺死我們,我們被自己的行為殺死!」
黃麗君
網上有一段瘋傳的錄音,據說,是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向基層解說新加坡處理口罩策略。他認為,若新加坡學香港,一人一日一口罩,每日要五百萬口罩,但疫情可能持續數月,這樣的要求根本無法滿足,所以策略上,口罩供應要有優先,先是醫護人員,然後是的士、巴士司機或其他前線服務人員。對香港盲搶米和廁紙,他認為是「有樣學樣」的無腦行為,新加坡不能學別人那麼低能。他說:「所有國家可以表現得低能,新加坡不可以」,「我們穩定,其他地方自然對我們有信心」,「否則病未殺死我們,我們被自己的行為殺死。」這段錄音,新加坡政府至今未見有否認是自己部長說的,應有可信性。
至於澳門,網傳一篇歌頌澳門抗疫對策的評論員文章。內文處處衝着香港來恥笑。作者說:「這次疫情中,澳門的優秀表現,省心,讓人非常省心。」說到罷工,他說:「為甚麼我們醫護人員不像鄰近地方罷工?因為他們有大無畏精神」,「香港醫護是抽籤決定誰進隔離區工作的……澳門協調中心表示:『總不會以抽生死籌形式決定哪些醫護人員進隔離區工作,而是按其工作性質、專業範疇、受酬程度、人員是否自願等作考慮。』換句話說,澳門的醫護工作統一安排,保證了絕對的井然有序。」
至於論封關,他說「不封關不等於不把關,來自湖北,或在十四日內曾到湖北的人,要有有效健康證明,否則拒絕入境。外僱入境前十四天若到過內地,要被觀察十四天。論盲搶貨,他說香港的日用品本來不缺貨,但大家一搶,反而弄得真正有需求的人買不到了。他說澳門不封關,減少了巿民的恐慌,同時澳門每天都公佈市場就糧食、日用品每天的庫存,進口了新貨也第一時間通知巿民。此外,澳門新聞局也火速出了「不要盲搶」的宣傳,政府又安排經濟局和消委會每天中午和傍晚,在全澳各區超市零售點巡查,確保糧油百貨的供需秩序。
上述的澳門評論員論據,確確實實反映了香港危機應變和處理的不足,尤其是在盲搶貨的一環,就澳門的做法香港實有借鏡之處。然而澳門不是香港,從人口、經濟活動、議會和媒體等等方面的互動,澳門的情況與香港不能相提並論。
香港只有一小撮醫護人員搞罷工,不能因此說我們的醫護都不優秀。香港人口密集、眾多,經濟架構多元化,是國際金融中心,不能輕言停巿兩周,也不能要求全港七百多萬人完全停擺不出門。香港的抗疫措施是否零分?當然不是。以香港高度密集的人口,至今受感染人數約六十宗,而不是數以百計的數目,也顯示了香港人明白要抗疫、也具備如何自我保護的能力。香港到底欠缺了甚麼會淪為笑柄?
香港到底欠缺甚麼?直到今天,很多香港人當然會將矛頭指向政府,抗疫應變差過澳門,幾成社會共識。政府失能、失效,以至有些應做的措施失去了應做的時機,引起了社會的恐慌,凡此種種,政府實在難辭其咎。然而,香港人自己沒有責任嗎?
我們欠缺的是團結!我們欠缺的是同理心,以及很多人未能發揮互助的精神。新加坡陳部長說得對,每日要用五百萬個口罩的需求,是不可滿足得到的。口罩是應該留給有最大需要的人,我們有很多市民都有此同理心,但只要有一小部份人去盲搶口罩、盲搶廁紙、盲搶米,這些片段經傳媒廣播,香港所有人便會被描繪成為一班無知、自私的白痴。在當前抗疫之戰,香港人未能有力展示我們的團結,還有人走去醫院和指定診所搞事,外人把我們看為不堪的一族,我們能不無言?我們可以怪得了誰?
今天,香港最需要的是團結!香港人絕不低能,我們不滿政府,但當前抗疫大戰在前,侮辱、揶揄政府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體巿民要同心同德,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守望相助,我們才能戰勝疫症。只要我們能團結,我們抗疫的工作,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讓大家早日走出疫境,而不是如新加坡部長所言:「病毒未殺死我們,我們被自己的行為殺死!」
黃麗君
最Hit
連鎖酒樓被指亂收茶位、小食!醒目食客Check單揭發「5位變10位」:聽唔到一句唔好意思
2025-11-18 13:10 HKT
$18起搭船過澳門!金光飛航快閃優惠 上環至氹仔碼頭 週末夜航同價 再送上網卡
2025-11-18 11:42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