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黎啟明著重科學分析 屈臣氏集團活用「大數據」

零售業前景是眾多經濟分析員未來最不看好的經濟板塊之一,在一片淡風之下,屈臣氏集團今年上半年仍能交出百分之六的營業額增幅,今年中更在銅鑼灣開設全港最大的旗艦店。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笑言,其逆市跑出的秘訣在於活用「大數據」,仔細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令店舖內無論是產品種類,以至是貨品的擺位,都能貼近顧客需要,帶來貼心的購物體驗。
屈臣氏集團旗下共有十三個品牌,遍佈歐洲及亞洲共二十四個國家,全球聘請共十二萬人,規模稱得上是國際零售業巨企。銀行界出身的黎啟明,在○七年接掌屈臣氏集團,目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二十四國家、二十四個截然不同的購物文化底下,帶領整個集團向前發展,「我看到顧客對產品的需求不斷改變,每隔幾年就會有大變化,零售業經營者需要有前瞻性,能夠及時應變。」
黎啟明相信,數據會說話,利用科學化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可助零售業殺出重圍,他於是將「科學」一詞,注入成集團的DNA,「以前做零售業,分店喜歡就開,不喜歡就不開,但現在開分店前,我會要求先做好數據分析。」
分析顧客消費習慣
他所活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正是近年常說的「大數據」,屈臣氏集團自一二年起,以「大數據」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截至今年十一月底,全球會員數目達一億人,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統計樣本。其「大數據」應用範圍更是無孔不入,由開新分店人流量及營業額等的前期計算,到成本控制、產品物流,甚至是分店貨物的擺位設計,都經過精密計算,「你走入一間屈臣氏門市,每一件產品的擺位,都經過專人分析,方便客人找東西。」
集團要夠「科學」,可以量化成數據的不止是產品,還有員工的服務表現。黎啟明說,集團在全球都有神秘顧客,評核員工表現,並要求員工需達到九十分(一百分為滿分)以上。他相信隨著產品資訊開放,網上購物愈趨普及,顧客對零售業者的知識水平及服務要求將會愈來愈高。
實體店網店相輔相成
網上購物成風,多間企業亦踩入網購市場,黎啟明表明不怕競爭,並指集團早已開始相關業務,投資額超過五億港元,並會在短期內開通微信支付服務。而集團電子商貿今年至今錄得四成增長,據集團統計,利用電子平台購物的顧客,銷售額平均比門市高六成。但他認為,實體店及網上店是相輔相成,暫不會因電子商貿增長強勁而改變集團擴充分店的計劃。
屈臣氏集團在本港營業額佔集團整體的二成四,但說到未來增加動力,黎啟明則看好內地市場,「內地的經濟增長的確沒有以前那麼快,但我們看到內銷數字仍有增加,國策亦希望增加本土消費,對我們有利。」他又指,現時內地有二千四百多間分店,明年會再開四百五十至五百間分店。
明年是屈臣氏集團成立一百七十五周年,集團由一八四一年以「香港藥房」之名起家,後改稱為「屈臣氏大藥房」,積極在港擴張事業版圖,經歷百年銳變,成為國際保健美容零售商,黎啟明表示,集團既然立足香港,未來將會投放更多資源在社會企業責任上,並推出Project LOL公益計劃,計劃範圍包括健康、教育及關懷社區,回饋社會。
內地客減少無礙擴充
本港零售業吹淡風,有企業更揚言明年計劃縮減人手,但黎啟明卻向旗下員工大派定心丸,更指集團在港一直有百分之六左右的人手空缺,希望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顧客以本地人為主
內地旅客人數下降影響零售業界營業額,黎啟明卻指,過去主要是位於北區的分店受益於自由行旅客大增,當時公司已增加調配奶粉及藥品到北區分店應變,「現在少了內地客,亦只是北區受影響,始終我們以本地客為主,旅客人數下降對我們有影響,但不算是衝擊。」
他續說,集團在港的擴充計劃未有減慢,足證內地客生意減少的影響有限,加上最近租金有下調趨勢,未來一年旗下將有數十間分店租約到期,相信可以爭取更好的租金價格,減低成本。
屈臣氏集團現時在港營運四個零售品牌,包括屈臣氏、百佳、豐澤及屈臣氏酒窖,約有一萬二千名員工,黎啟明說,集團一直有百分之六至八的人手空缺,然而,不少年輕人對零售業的印象就只是「做Sales」,缺乏前景,但行業事實上有不少專業知識,集團亦有明確晉升階梯,更有地區及全球性培訓課程,為員工提供海外晉升機會。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明年是屈臣氏集團成立一百七十五周年,集團經歷百年銳變,成為國際保健美容零售商。 
■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笑言,其逆市跑出的秘訣在於活用「大數據」。
屈臣氏集團旗下共有十三個品牌,遍佈歐洲及亞洲共二十四個國家,全球聘請共十二萬人,規模稱得上是國際零售業巨企。銀行界出身的黎啟明,在○七年接掌屈臣氏集團,目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二十四國家、二十四個截然不同的購物文化底下,帶領整個集團向前發展,「我看到顧客對產品的需求不斷改變,每隔幾年就會有大變化,零售業經營者需要有前瞻性,能夠及時應變。」
黎啟明相信,數據會說話,利用科學化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可助零售業殺出重圍,他於是將「科學」一詞,注入成集團的DNA,「以前做零售業,分店喜歡就開,不喜歡就不開,但現在開分店前,我會要求先做好數據分析。」
分析顧客消費習慣
他所活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正是近年常說的「大數據」,屈臣氏集團自一二年起,以「大數據」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截至今年十一月底,全球會員數目達一億人,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統計樣本。其「大數據」應用範圍更是無孔不入,由開新分店人流量及營業額等的前期計算,到成本控制、產品物流,甚至是分店貨物的擺位設計,都經過精密計算,「你走入一間屈臣氏門市,每一件產品的擺位,都經過專人分析,方便客人找東西。」
集團要夠「科學」,可以量化成數據的不止是產品,還有員工的服務表現。黎啟明說,集團在全球都有神秘顧客,評核員工表現,並要求員工需達到九十分(一百分為滿分)以上。他相信隨著產品資訊開放,網上購物愈趨普及,顧客對零售業者的知識水平及服務要求將會愈來愈高。
實體店網店相輔相成
網上購物成風,多間企業亦踩入網購市場,黎啟明表明不怕競爭,並指集團早已開始相關業務,投資額超過五億港元,並會在短期內開通微信支付服務。而集團電子商貿今年至今錄得四成增長,據集團統計,利用電子平台購物的顧客,銷售額平均比門市高六成。但他認為,實體店及網上店是相輔相成,暫不會因電子商貿增長強勁而改變集團擴充分店的計劃。
屈臣氏集團在本港營業額佔集團整體的二成四,但說到未來增加動力,黎啟明則看好內地市場,「內地的經濟增長的確沒有以前那麼快,但我們看到內銷數字仍有增加,國策亦希望增加本土消費,對我們有利。」他又指,現時內地有二千四百多間分店,明年會再開四百五十至五百間分店。
明年是屈臣氏集團成立一百七十五周年,集團由一八四一年以「香港藥房」之名起家,後改稱為「屈臣氏大藥房」,積極在港擴張事業版圖,經歷百年銳變,成為國際保健美容零售商,黎啟明表示,集團既然立足香港,未來將會投放更多資源在社會企業責任上,並推出Project LOL公益計劃,計劃範圍包括健康、教育及關懷社區,回饋社會。
內地客減少無礙擴充
本港零售業吹淡風,有企業更揚言明年計劃縮減人手,但黎啟明卻向旗下員工大派定心丸,更指集團在港一直有百分之六左右的人手空缺,希望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顧客以本地人為主
內地旅客人數下降影響零售業界營業額,黎啟明卻指,過去主要是位於北區的分店受益於自由行旅客大增,當時公司已增加調配奶粉及藥品到北區分店應變,「現在少了內地客,亦只是北區受影響,始終我們以本地客為主,旅客人數下降對我們有影響,但不算是衝擊。」
他續說,集團在港的擴充計劃未有減慢,足證內地客生意減少的影響有限,加上最近租金有下調趨勢,未來一年旗下將有數十間分店租約到期,相信可以爭取更好的租金價格,減低成本。
屈臣氏集團現時在港營運四個零售品牌,包括屈臣氏、百佳、豐澤及屈臣氏酒窖,約有一萬二千名員工,黎啟明說,集團一直有百分之六至八的人手空缺,然而,不少年輕人對零售業的印象就只是「做Sales」,缺乏前景,但行業事實上有不少專業知識,集團亦有明確晉升階梯,更有地區及全球性培訓課程,為員工提供海外晉升機會。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最Hit
奇案解密︱ 20歲最美女毒販拒「出賣」男友換免死 遺願槍決前摘除避孕環
2025-07-06 07:30 HKT
星島申訴王 | 荃灣搶錶位風波 東主爆扯火原因 「車房咪霸」遍全港 霸位做維修中心
2025-07-07 21:3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