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引入「分層豪宅」概念 李金貴 顛覆溫哥華樓市

港人以靈活多變見稱,在地產行業擁有近四十年經驗的李金貴(Raymond),將過往在港練成的「武功」,成功打入外地市場,在移居溫哥華後,憑藉眼光及雄心,為當地引入香港「分層豪宅」的推售概念,締造溫哥華最貴的指標物業,創下當地銷售及造價紀錄,成為顛覆加拿大豪宅市場的首個華人發展商,被業界稱為「豪宅先驅」。
李金貴從事房產業近四十年,曾參與多個本港大型住屋計劃,其後移居溫哥華,獲邀加入新鴻基地產郭氏家族的私人投資公司Aspac Development Ltd.,並出任集團董事。他最為人熟悉的「代表作」,是把原為鐵路貨運灣區的煤碳港,改造成現時全溫哥華最貴的分層豪宅項目「高豪港」(Coal Harbour),顛覆了大眾心目中的豪宅概念。
擺脫傳統的豪宅框架
李金貴具前瞻的視野,令他擺脫了當地傳統的豪宅框架,「加拿大住屋普遍以獨立洋房為主,分層單位多予人古舊刻板的印象,但經驗告訴我,發展商必須因應時代力求進步。地產投資的不二法門為『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未來於溫哥華的可發展地皮有限,故長遠而言,住宅物業向高空發展將會成趨勢,加上Coal Harbour坐擁一線沿海景觀,故構思把地皮改劃成分層豪宅發展,不但提升了物業價值,更可發揮地皮的最大優勢。」
打破固有的格局,對新進發展商而言,亦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李金貴憶述,「於項目發展初期,分層豪宅的概念受到不少當地同業取笑,甚至有當地測量師及建築師,直指技術上不可行」;惟李金貴親自與當地的政府機構進行研究及討論,最終計劃得以通過,亦大受市場歡迎。
直至一二年,Coal Harbour最後一個壓軸項目3 Harbour Green不但全數沽出,每方呎平均造價更達二千加元(約一萬二千港元),不但成功打造成地標性豪宅,同時創下溫哥華分層豪宅的新高紀錄。
凡事以用家角度出發
李金貴認為打造豪宅社區的成功方程式是「一係就唔做,一做就做到最好」,而多年來自己最大的財富,就是遇到很多傑出的好上司及同事。他說從老闆郭先生身上學到,發展商打造每個項目時須多加一份承擔,不單止是「起樓賣樓」,而是為住戶建立一個社區,凡事以用家角度出發,每個項目要「過得自己」更要「過得人」。
吸取了Coal Harbour的成功經驗,之後李金貴更進取地發展其他項目,「當時郭生一口氣購入菲沙河旁一帶的地皮,用了長時間構思地皮如何發展,為了項目整體更為完整,同時減低建築成本,最終決定第一階段先建造六座住宅大樓,對當地物業市場而言非常進取。」
李金貴以本港九龍站凱旋門舉例:「開發大面積的地標性建築,可令規劃配套提供足夠空間,同時更容易聚集到一批有相同價值觀及生活模式的住戶,由內至外提升整個社區,提升整個物業的價值,創造雙贏。」
物業須兼具外形功能
他亦強調,物業外形要吸引之餘,同時亦要具備功能性,「每個單位的一磚一瓦亦是真材實料,講求單位的舒適及耐用性。以River Green為例,每座物業亦以全鋼筋混凝土造結構,穩固程度已超過當地法定要求,雖然用料令成本有所增加,惟多年後物業依然歷久彌新。」
River Green整個項目預計將發展四期,現時第一期單位已全數沽清,受到海外投資者及用家的垂青,短期內即將推出第二期單位應市。
「豪宅先驅」 分享越洋經驗
經歷本地樓市多次起伏的李金貴(Raymond),他在七七年加入當時得令的地產商,先後參與本地多個劃時代的大型屋苑建設,在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潮移民溫哥華,因緣際會將本地的成功經驗帶至加國,造就一個個指標豪宅。
自謙「紅褲子」出身
Raymond經常自謙為「紅褲子」出身,他於七七年大學畢業後,加入英資公司香港置地擔任銷售助理,屬當時罕有獲聘的華人見習生,曾協助多個大型屋苑的銷售工作,之後轉至大埔康樂園及新地任職,多個老牌豪宅均出自他手筆,包括錦綉花園、大埔康樂園及置富花園等,對於發展社區項目甚有心得。
九三年Raymond決定移居溫哥華,其後獲邀加入Aspac Development Ltd.,適逢當時溫哥華政府開展Coal Harbour沿海地段重建計劃,而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地產部門Marathon Realty邀請Aspac合作,Raymond帶領團隊親身籌劃及參與整個發展項目,把原為一片廢棄的工業區,變成當地一線豪宅區。○五年Raymond晉升為公司董事。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李金貴講求單位的舒適及耐用性,以River Green為例,每座物業亦以全鋼筋混凝土造結構。 
■River Green深受海外投資者及用家的垂青。
李金貴從事房產業近四十年,曾參與多個本港大型住屋計劃,其後移居溫哥華,獲邀加入新鴻基地產郭氏家族的私人投資公司Aspac Development Ltd.,並出任集團董事。他最為人熟悉的「代表作」,是把原為鐵路貨運灣區的煤碳港,改造成現時全溫哥華最貴的分層豪宅項目「高豪港」(Coal Harbour),顛覆了大眾心目中的豪宅概念。
擺脫傳統的豪宅框架
李金貴具前瞻的視野,令他擺脫了當地傳統的豪宅框架,「加拿大住屋普遍以獨立洋房為主,分層單位多予人古舊刻板的印象,但經驗告訴我,發展商必須因應時代力求進步。地產投資的不二法門為『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未來於溫哥華的可發展地皮有限,故長遠而言,住宅物業向高空發展將會成趨勢,加上Coal Harbour坐擁一線沿海景觀,故構思把地皮改劃成分層豪宅發展,不但提升了物業價值,更可發揮地皮的最大優勢。」
打破固有的格局,對新進發展商而言,亦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李金貴憶述,「於項目發展初期,分層豪宅的概念受到不少當地同業取笑,甚至有當地測量師及建築師,直指技術上不可行」;惟李金貴親自與當地的政府機構進行研究及討論,最終計劃得以通過,亦大受市場歡迎。
直至一二年,Coal Harbour最後一個壓軸項目3 Harbour Green不但全數沽出,每方呎平均造價更達二千加元(約一萬二千港元),不但成功打造成地標性豪宅,同時創下溫哥華分層豪宅的新高紀錄。
凡事以用家角度出發
李金貴認為打造豪宅社區的成功方程式是「一係就唔做,一做就做到最好」,而多年來自己最大的財富,就是遇到很多傑出的好上司及同事。他說從老闆郭先生身上學到,發展商打造每個項目時須多加一份承擔,不單止是「起樓賣樓」,而是為住戶建立一個社區,凡事以用家角度出發,每個項目要「過得自己」更要「過得人」。
吸取了Coal Harbour的成功經驗,之後李金貴更進取地發展其他項目,「當時郭生一口氣購入菲沙河旁一帶的地皮,用了長時間構思地皮如何發展,為了項目整體更為完整,同時減低建築成本,最終決定第一階段先建造六座住宅大樓,對當地物業市場而言非常進取。」
李金貴以本港九龍站凱旋門舉例:「開發大面積的地標性建築,可令規劃配套提供足夠空間,同時更容易聚集到一批有相同價值觀及生活模式的住戶,由內至外提升整個社區,提升整個物業的價值,創造雙贏。」
物業須兼具外形功能
他亦強調,物業外形要吸引之餘,同時亦要具備功能性,「每個單位的一磚一瓦亦是真材實料,講求單位的舒適及耐用性。以River Green為例,每座物業亦以全鋼筋混凝土造結構,穩固程度已超過當地法定要求,雖然用料令成本有所增加,惟多年後物業依然歷久彌新。」
River Green整個項目預計將發展四期,現時第一期單位已全數沽清,受到海外投資者及用家的垂青,短期內即將推出第二期單位應市。
「豪宅先驅」 分享越洋經驗
經歷本地樓市多次起伏的李金貴(Raymond),他在七七年加入當時得令的地產商,先後參與本地多個劃時代的大型屋苑建設,在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潮移民溫哥華,因緣際會將本地的成功經驗帶至加國,造就一個個指標豪宅。
自謙「紅褲子」出身
Raymond經常自謙為「紅褲子」出身,他於七七年大學畢業後,加入英資公司香港置地擔任銷售助理,屬當時罕有獲聘的華人見習生,曾協助多個大型屋苑的銷售工作,之後轉至大埔康樂園及新地任職,多個老牌豪宅均出自他手筆,包括錦綉花園、大埔康樂園及置富花園等,對於發展社區項目甚有心得。
九三年Raymond決定移居溫哥華,其後獲邀加入Aspac Development Ltd.,適逢當時溫哥華政府開展Coal Harbour沿海地段重建計劃,而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地產部門Marathon Realty邀請Aspac合作,Raymond帶領團隊親身籌劃及參與整個發展項目,把原為一片廢棄的工業區,變成當地一線豪宅區。○五年Raymond晉升為公司董事。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最Hit
麥當勞全新限時優惠|McGriddles/豬柳蛋漢堡醒晨早餐$18起 $20下午茶有魚柳/麥炸雞/蘋果批
2025-07-06 18:00 HKT
52歲TVB金牌司儀疑退出幕前?北京大學修畢經濟課程 6字總結轉跑道決心
2025-07-06 19: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