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烏干達男冒認領事館職員運送外交「物資」 遭警識破檢市值$8100萬可卡因

更新時間:16:13 2025-11-26 HKT
發佈時間:16:13 2025-11-26 HKT

警方發現有販毒集團招聘外籍人士,從海外乘飛機偷運毒品入境,前日一名東非烏干達男子冒認外國領事職員訛稱運送外交物資,實際將毒品運入境,再送到尖沙咀一間酒店房收藏,探員掩至房間拘捕該男子涉「販運危險藥物」罪。並在房內檢獲125公斤懷疑可卡因,市值約港幣8100萬元。

毒品調查科署理總督察何灝庭講述案情時表示,經深入調查,相信有販毒集團從海外招聘人員,將大量毒品經由香港國際機場偷運入境,供應予本地毒品市場。警方聯同海關人員前日展開針對性執法行動,並在機場及尖沙咀一帶進行部署。行動期間,警方鎖定一名持公務護照自稱為協助外國領事館運送外交物品的外籍男子,該男子從南非抵港,名下一共托運五件行李,其後他將五件行李運送至尖沙咀一間酒店房內處理。

警方隨即採取行動,截查該名男子,在其租住的酒店房內,共檢獲125磚、每磚重1公斤的懷疑可卡因。行動中被捕男子42歲,東非烏干達人,報稱無業,經通宵調查後,將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於明日(27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是次行動成功阻截一批毒品流入本地市場,並對有關販毒集團造成重大打擊,調查顯示,販毒集團冒認外國領事職員運送物品,企圖利用邊境人員予以外國領事或公務人員的通關便利,逃避邊境執法人員的檢查,掩飾毒品運送活動。

販毒集團再三利用不法手段將毒品偷運入境,企圖危害本港社會,他們或會以為找到漏洞去逃避關口檢查,但警方有能力識破該等技倆,更有信心全面堵截各類毒品流入本港市場。

警方重申,販毒屬嚴重罪行,根據香港法例第134章《危險藥物條例》,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五百萬元及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