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期 育兒秘笈】藉課外活動識朋友 減升中孩子距離感
發佈時間:00:00 2021-09-02 HKT

新學年剛開始,升讀中一的孩子未能立刻適應不足為奇。除了要面對新的環境和老師,升中學生更與小學六年同窗好友「失散」,身邊沒有熟悉的同學相伴,或令他們在升中初期更感不安。家長可如何協助孩子順利過渡至中學新階段?
升中後舊同學各散東西
香港青年協會駐校社工陳文偉(Ray)表示,小六學生在升中時要面對的其中一個難題,是與小學共處六年的朋友各散東西,有的只能與一兩名舊同學升上同一所中學,有的更要隻身面對新環境、結識新同學。「最常見的情況是較為內向的學生,在升中後數周仍未結交到新朋友,與同學們產生距離感。」他提醒,家長可多留意子女的狀況,給予關心和鼓勵,「或多或少能提升子女的自信去結識朋友。」
參與學社交朋結友
Ray指出,中一學生的性格已開始定型,故一般而言,外向的孩子很快可習慣新學校、結識新同學。「內向的學生會否與同學產生距離感,很大程度與學生本身是否主動有關,他們的內心一樣想結交新朋友。所以從學校的角度,我們會鼓勵其他學生主動與較內向的同學接觸,不論閒話家常或邀請一起活動,都有助他們變得更自信和主動。」
學校不時會舉辦不同的主題學習周,新生有機會與學長學姐互動、結交其他班級的同學等,Ray表示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式讓學生結識新同學。「中學普遍會在開學初期,由學會或學社舉辦招生活動,新生能透過加入學會,結交志同道合的同學,並可發展潛能和長處。」他補充,家長可以留意子女在某方面會否特別有能力或興趣,再積極鼓勵他們加入相應的學會。
此外,不少中學設有學長學姐制度,即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主要是新生)配對,能夠有效協助內向的學生結交朋友。Ray表示,「通常學長學姐會主動帶領新生參與校內活動、遊走校園每個角落等。我曾聽過有學長學姐與新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假期都會相約外出,甚至畢業後仍保持聯絡,彼此關心。」
主動聯絡舊同學
至於家長的角色,Ray認為父母畢竟是子女最親的人,最基本的做法是多了解孩子的性格、多關心其內心想法,有利他們習慣說出感想。「同時,因為在開學初期學生或多或少會不懂應對新環境,不知如何與新同學打交道,所以父母可多點詢問他們的校園生活,從而了解其在校情況,以及早協助他們解決社交上的困難。」
中一新生更可能面對部分相熟的小學同學已轉到他區升學,Ray提議家長可以幫助子女主動聯絡對方,令舊同學之間的友誼可以維繫。「在香港想相約見面不是難事,如果子女想與舊同學保持聯絡,可以結伴參與不同的活動如興趣班、郊遊等。」他解釋,雖然小學同學不再同校,但孩子因為友誼,會互相勉勵、支持,有助加強升中學生面對新環境的信心,「大家甚至可互相介紹新朋友,結識他校學生。」
Q&A
Q:子女參與校外的課外活動,能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嗎?
A:友誼無分界限,參與校外課外活動讓子女有機會結識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能擴闊孩子的生活圈子、增加他們對其他地區的認識,能夠知己知彼,實在百利而無一害。如果他們能結交到國際學生,更能提升外語技巧,甚至對學習其他語言產生興趣。
文:郭子豐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