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期 健康童年】精明起居飲食 夏日防虛耗
發佈時間:00:00 2021-05-20 HKT

踏入夏季,趨升的高溫易令人煩躁不安及消耗人體營養素,中醫強調要清補防虛耗。
風雨濕氣尤盛
上醫堂創辦人張勇說:「夏季指農曆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即農曆四月、五月、六月。氣候特點炎熱,陽氣旺盛,酷暑蒸人。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蕃秀』的含義就是茂盛、華美的意思。也就是說,夏季氣候炎熱,陽氣旺盛,萬物茂盛。在香港,夏季除了氣候從溫轉熱之外,經常下雨,時而細雨綿綿,時而狂風暴雨、雷電交加,濕氣尤盛,地板、牆壁皆可見水珠,而在六至八月間則可能是碧空萬里,望不到雲的炎熱天氣,常常給人們熱不可耐,煩躁不安的感覺。」
着重健脾益胃
夏天氣候炎熱,人們汗流如注,不但損耗大量體液,還消耗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無機鹽類,如不及時補充,可發生體液失調及代謝紊亂情況。同時,天熱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加上睡眠不足、損耗津液,大大地減弱了食欲,許多人在夏季時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飲食方面於注重化濕消暑的同時,健脾益胃也是不可忽視的。人言夏日不宜進補,其實不然,俗語指「夏天進補,冬天打虎」,夏季調補得當,使氣血化源充足,人體才能充滿活力,以保健康。
智吃蔬菜瓜果
夏季進補,一是補充損耗的物質,二是供給機體的需要,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補品應以清淡芳香為主。清淡易消化,芳香刺激食欲,如魚類、各種動物的瘦肉、禽蛋、淮山、蓮子、苡仁等;乳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海帶、紫菜等,均宜適量多食,肥甘厚味的肉類或其他難以消化的補品宜少食。此外,還可適當吃些瓜果冷飲,以起降溫防暑的作用,例如西瓜、鳳梨、蘋果、綠豆湯、南瓜湯等,特別是新鮮果汁如橙汁、檸檬汁、番茄汁等,營養豐富,幫助消化,又能促進食欲;同時也可飲一些熱茶,以利清暑熱、提升精神。總之,夏季調補應注意易於消化、富於營養,否則過於肥膩、過於燥熱或過於寒涼,勢必影響脾胃而造成脾胃功能紊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文:衞兒Hygibaby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