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悠悠歲月》:一代人的記憶 | 任意行
更新時間:02:00 2025-08-22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8-22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8-22 HKT

法國向來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大贏家,共有16位得主,但直到2022年,才出現首位女性得獎者——來自諾曼第工人家庭的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她的作品多半書寫階級、性別與記憶,既是個人的生命史,也折射整個法國社會的變遷。
最近讀了她的《悠悠歲月》(The Years),實在有點相逢恨晚。這並非傳統自傳,而是一種「集體回憶錄」。艾諾避免用第一人稱「我」,而以「我們」、「人們」等角度來敘事,讓個人記憶融入社會史,讀來既親密又疏離。
全書橫跨1941至2006年,以記憶片段、老照片、廣告歌曲、電視聲音來捕捉時代流動。從戰後物資匱乏,到1968年學生運動、性解放、消費社會的膨脹,以至互聯網時代,艾諾的生命就是一部法國近代文化政治史。如果對法國社會的轉折有興趣,《悠悠歲月》是一個極好的切入點。
她的文字簡潔而冷靜,留給讀者廣闊的思考空間。她寫聖誕節的過度消費:「人們感到沮喪,節日的束縛逼使他們比較購買力,彷彿聖誕夜是一切的巔峰與終結。有時候真想11月入睡,新年後再醒來」,真是一針見血。
回憶錄跨度長達60年,宛如一卷老式膠片,把不同人生階段的憧憬與失落逐格映現。任何年齡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熟悉的痕跡:青春的消逝、理想的妥協、對政治的無奈。然而字裏行間,她仍流露對新一代的信任,對未來懷抱希望。
這也是艾諾的魅力所在——她寫的不只是個人的過去,更是讀者共同的歲月。
張諾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