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權 - 逐臭之夫 | 好味大過天

專欄
更新時間:02:12 2025-08-08 HKT
發佈時間:02:12 2025-08-08 HKT

  老朋友相聚,小師妹提議席設留家廚房,當然無異議啦,畢竟是城中有水準的食肆,菜單傳來,驟見頭盆中有「留家香雲吞」(見圖),想來想去也猜不出是怎麼樣的雲吞,直至當晚侍應捧來時,不就是炸雲吞嗎,但咬開一口,才明白那個「香」字緣何而來,內裏乾坤原來是臭豆腐。

  頭盆還有豬腳凍、太史戈渣、苔條九肚魚、叉燒,加上香雲吞,可說是五味紛陳打頭陣,而又以這道香雲吞最異香突出。不過,有人嫌一人一顆不夠喉,卻不曉得「少吃多滋味」的小哲理。

  拿臭豆腐來搞作,似是近年的小食新趨勢。在台灣陳淑莊經營的紅棉,前菜有一道「炸三臭」,是集臭腐乳、鹹魚和臭豆腐於一體,但經油炸之後,三臭變化成異香,讓人流口水;而在她師父葉一南的大班樓,前菜也有一件「台式老腐乳鹹魚臭豆腐」,根本就是異曲同工之作。不知是否心理作祟,又或者那次在大班樓吃臭時已攤涼了,覺得徒弟的出品青出於藍。

  得承認是逐臭之夫,從小在登打士街通菜街街口向挑擔的小販買臭豆腐吃,也貪婪地在遠處猛索臭味。是的,炸臭豆腐的味道,從遠至近是一個由臭變香的味覺旅程。總之人去到哪裏,有臭豆腐就買來滿足一下,台灣的夜市不會令人失望,湖南長沙的臭豆腐也很有特色。

  不過,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在上海吃蒸的臭豆腐和臭千張,嘩,臭到呢!我本有吃臭的豐富食力,當第一口氣味傳到鼻腔,幾乎想吐,其臭可想而知!吃第一口後依然覺得臭,勉強多吃幾塊才適應下來,說實話那一次經驗,難言是享受。此後未再有緣吃到如此極品之臭,但相信再遇上時可甘之如飴。

梁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