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稅談判陷泥沼 特朗普拿歐盟開刀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5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玩極限施壓,突然宣布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逼歐盟讓步以加快談判。特朗普一是不滿歐盟與美談判態度強硬,二是殺雞儆猴,警告其他國家勿再拖延談判。特朗普用狂加關稅逼各國貿易談判,談判期已過一半,進展卻緩慢,故他心急拿歐盟開刀以破局,此舉不但可能激起歐盟仿效中國頑抗,更損害美歐盟友關係,凸顯其只顧眼前忽視長遠,勢令美國得不償失。
圖用粗暴霸凌手段破局
特朗普前天突然在社交媒體發文,狠批歐盟用強大貿易壁壘、增值稅、荒謬的企業懲罰、非貨幣貿易障礙、貨幣操縱等「佔美國便宜」,且歐盟極難打交道,令美歐關稅談判毫無進展,因此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徵關稅50%。
特朗普上月2日以對等關稅名義,對全球180多個國家狂加關稅10%至50%,包括加歐盟關稅20%,但在4月9日正式實施當天,卻暫只加10%基準關稅,其他濫加的關稅率押後90天至7月8日,先與各國談判。其後他笑稱,各國要求與美談判,急於「吻他屁股」。現在談判期只過一半,特朗普突然拿歐盟開刀,暴加關稅50%,遠高於原宣布的20%,因不滿美國與各國談判進展緩慢,而歐盟對美的扺制尤為明顯。
90天談判期已過一半,美國只與英國、中國達成「協議」,被特朗普譽為與英國的「重大貿易協定」,實際只涉及汽車、鋼鋁等部分產品,屬「半桶水」協議,且美國對英的對等關稅率只是10%,並非如對其他70多國般飛擒大咬,美英協議亦難讓其他國家仿效;至於中美「協議」更非協議,只是雙方達成關稅戰休兵90天的共識而已。
特朗普本以為用超高關稅恫嚇,在一對一談判時可恃強令對手快速跪低,然而他不止要加關稅,還要掠奪其他利益,如日韓嚴重依賴美國市場,願向美國讓步,但特朗普除要高關稅,還要日韓開放市場給美國農產品和汽車,又要日韓承諾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日韓匯價對美元升值,並大增美軍軍費承擔額等,日韓再軟弱都難答應。
此外,中國對美關稅戰強硬反擊,令美國股、債、匯大跌、高科技企業因稀土原材料短缺可能要停產、超市貨架面臨嚴重缺貨和漲價壓力,曝露美國經濟、社會承受不了的痛楚,成功逼使特朗普主動與華休戰,助長各國觀望,日韓、印度等減少對美讓步,歐盟自信較中國更有談判籌碼,對美亦擺出較不屈服姿態。
七國財長會議談判無聲氣
歐盟上周向美建議,美歐將非敏感農產品和工業產品關稅,逐步降至零,以及在能源、人工智能和數字互聯領域作共同投資和戰略合作採購,這令特朗普極為不滿,因歐盟要美國同步減關稅,沒有如其他國家般單方面降低美國關稅,更沒有按美方要求將數位服務稅納入談判。
此外,七國集團財長上周舉行會議,美與法德歐盟財長同場,本應是收窄與歐盟分歧良機,但會議期間並無美國與盟友談判關稅的消息,七國集團聲明對特朗普關稅亦低調處理,凸顯盟友與美國面和心不和,歐盟無意向美讓步之意。
美國與各國談判進展緩慢,令特朗普陷入兩難,若談判期滿而協議寥寥,他若為面子,強行落實4月初宣布的超高關稅,可能令美國供應鏈斷裂、金融市場再次暴跌,若他退讓而大減濫加關稅,將損害掠奪全球大計。為逼使各國盡快讓步,特朗普漠視談判期未滿,就暴加歐盟50%關稅,用極限施壓逼使歐盟及各國「投降」。
特朗普看似強硬,實是談判形勢不利下,圖用粗暴霸凌手段破局,此考驗歐盟能否如中國般硬氣,亦令歐盟內部親美、疑美派角力更加尖銳。無論美歐最終能否達成關稅協議,美歐盟友關係已遭重挫,歐盟對美信任大減,將影響美歐在經貿、外交以至軍事和烏克蘭問題的合作,損害美歐領導全球能力。特朗普對盟友的橫蠻,一如其打壓哈佛行動,再次體現其短視作風,只求面子與即時成果,漠視美國聲譽和與盟友長期合作,明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