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重擊哈佛毀美國形象 香港吸納尖子不失時機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4 HKT

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博弈白熱化,除了禁止該校招收外國留學生,還規定在校國際學生轉校或離境。這種極其粗暴的做法,已使整個留學群體人人自危,同時損害高等教育這個美國軟實力的關鍵來源,對美國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經此一役,哪怕特朗普最終撤銷禁令,原先有意負笈美國的學生恐怕會卻步,起碼會猶豫。今後,部分優質生源必會流向其他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我們香港可以是主要受惠者。
美國已不像以往開放
建校近400年的哈佛,多年來培養了大量人才,無論在美國國內抑或海外,這些精英在各自的行業叱風雲,引領世界的進步。至於目前尚在哈佛留學、佔該校學生總數27%的6800名國際學生,他朝亦必成大器。正常的政客會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願意給予一切必要的幫助,但特朗普偏偏反其道而行,逐之唯恐不及。
特朗普和哈佛的鬥爭將會如何作結,可能要經過司法程序,那是後話。但有一點是可以斷定的,即留學生赴美前肯定會有所顧忌,思慮再三。事實擺在眼前:儘管美國仍有許多明白事理的人,但整體上,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已不像往日那麼開放,你只要公開支持巴勒斯坦難民,或者來自所謂「共產中國」,很容易就會被視作寇讎。在如此充滿敵意的環境下,留學生是很難安心學習的。據我們了解,已有留學英國的內地生打消赴美升學的計劃。這完全是拜特朗普所賜。
長久以來,高等教育是美國的名片,是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次被打擊的雖然只有哈佛,但以特朗普那種莽撞和粗暴,估計類似的打壓陸續有來,包括哥倫比亞大學,說不定很快就會被盯上——在國土安全部的新聞稿中,針對哈佛的行動被說成是「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這已是赤裸裸的恐嚇。
特朗普政府公布這項不得人心的政策後,有識之士齊聲譴責,因為它確實極具破壞性——先不說哈佛每年少收3.84億美元學費,更重要的是海外尖子失去在全球最高學府學習的機會,這意味着他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遺憾。許多香港家長、學生都對牛津劍橋、哈佛耶魯趨之若鶩,因為一旦能夠考上這些大學,學習幾年,孩子便有脫胎換骨的進步,將來很大機會平步青雲。
把握機遇推動香港教育升級
不過,事情總有正反兩面。香港尖子學生或會失去一個理想的留學地,是憂,香港迎來一個吸納優質生源的機遇,卻是喜。香港最好的3間大學雖比不上哈佛,但仍然極具競爭力,尤其對那些原本想去哈佛的內地生來說,港校不失為一個具吸引力選擇,這既是因為香港的學費生活費相對低廉,更是因為沒有美國社會那種對中國人的敵意。
香港科技大學已率先歡迎哈佛學生「過檔」,教育局局長也有類似的呼籲,這種態度是對的。香港想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那就必須盡量吸納精英學生,多多益善。現在是各地學生報讀大學的季節,新加坡、加拿大、歐洲等地的學校必向「哈佛難民」招手,所以香港機不可失。我們的政策一定要完善,在簽證、住宿、學分轉換等方面,要有強而有力的支援,盡量去歡迎哈佛的學生。總之,要將特朗普的昏招,轉化為香港升級轉型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