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地標海運戲院6 · 2結業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2 HKT

本港電影市道持續低迷。在尖沙咀屹立逾50年的海運戲院,宣布將在6月2日結業。嘉禾院線指,歷經近半個世紀輝煌歷程,海運戲院一直是尖沙咀地標戲院,陪伴一代又一代影迷,見證不同電影年代的時光流轉,但隨着租約到期,將正式結束營業。而為表達對影迷的感激之情,結業前將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及經典「盲盒場」,與觀眾一同回顧昔日光影歲月。有業界人士指,海運戲院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對其結業感到可惜。
海運戲院自1969年開幕以來,一直是九龍區的重要娛樂據點。1971年11月,武打巨星李小龍曾親身出席戲院為香港童軍舉辦的《唐山大兄》義映晚會,而該片其後短短28日內便創下超過100萬票房紀錄,成為當時全港最高票房電影。
結業前夕辦盲盒場活動
不過在時代巨輪下,海運戲院亦宣布落下帷幕,並將在6月1日晚上舉行「最後尾場—經典盲盒場」的告別活動,與一眾影迷重溫經典佳作。另戲院同日會推出多項感謝優惠,包括指定套餐、限量電影造型杯連汽水和限量電影商品等。對嘉禾未來會否考慮在同區重置海運戲院,以及戲院員工去向的安排,嘉禾院線回覆《星島》指,仍要待管理層決定,暫時未知詳情。
翻查資料,連同太古康怡戲院,本月已有兩間歷史悠久的戲院以「租約期滿」為由結業。單在今年上半年,不足半年時間已有5間戲院宣布結業,包括有逾50年歷史的粵劇天堂「北角新光戲院」、有逾41年歷史的旺角「新寶戲院」、同屬嘉禾旗下的「嘉禾黃埔戲院」等。當中除「嘉禾黃埔戲院」原址由新光接手,改為「新光黃埔」外,暫未有其他戲院有「重生」勢頭。
而在海運戲院結業後,尖沙咀一帶只剩下4間戲院,即彌敦道的「MCL The One戲院」、ELEMENTS圓方的「PREMIERE Cinemas」、K11的「MCL K11 Art House」,以及國際廣場的「英皇戲院」。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表示,海運戲院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充滿情懷」,有很多電影曾在該戲院舉辦首映,為其結業感可惜。他指租金問題是出現戲院結業潮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戲院面臨高昂租金與成本壓力,以及低觀影率的困擾,故租約期滿後會選擇結業。對本月正值戲院淡季,是否造成接連有戲院倒閉的契機,他認為兩者未有關聯,「是市道的問題,有生意就不會結業」。他坦言,政府很難協助業界,「因政府也無法讓業主減租」,業界會積極探索拯救之道,例如多拍好電影等,期望能迎來轉機,見到曙光。
業界冀租金能適時調降
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表示,海運戲院歷史悠久,布局「好靚」,交通便捷,人流多,對其結業感到惋惜與無奈。他表示,疫後市民觀影習慣改變,「大型的電影大家願意入場看,但普通電影鮮有人問津」。加上經濟環境不好,導致不少戲院結業,而戲院數量減少,又會造成電影收入下跌,在惡性循環下,影響影視界對拍電影的投入,令業界更舉步維艱。洪重申,期望戲院租金能「適時調降」,藉此穩住市場,「很多戲院在商場中,能幫助吸引人流」。他又指政府很關心電影業界,例如早前舉辦「全港戲院日」,吸引不少人去戲院,望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