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股神巴菲特長勝之道 | 安業興邦

專欄
更新時間:02:00 2025-05-20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5-20 HKT

投資界的經典名言「別人貪婪時要恐懼,別人恐懼時要貪婪。」是股神巴菲特於1986年寫給「巴郡」股東的信中,談論股市策略的智慧之語,其後廣為流傳,被全球投資人奉為圭臬。轉瞬間,已是近40年前的事。

  日前,這位「奧馬哈先知」終於卸下了他的帝國指揮棒。在94歲之齡,他宣布年底卸下執行長一職,將王座傳予副董事長阿貝爾,震撼整個金融界。世人敬仰巴菲特,多因其資本市場之智慧,投資之神話。但其實,巴菲特真正令人欽佩的地方,不僅於他如何將一張一美元的股票,養出萬倍報酬;而在於他那理性通達的投資哲學和克己知足的生活態度,潛移物化間已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典範,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投資人和追夢者。

具克己知足生活態度

  巴菲特常言:「人生最好的投資,是閱讀。」又說「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you earn.」(你學得越多,賺得越多)。在巴菲特的慧眼中,閱讀和學習才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投資。他曾說過,自己每天閱讀500頁書和資料,知識如複利般累積,「就像滾雪球,你需要的是濕雪與長坡」。這種終身學習的習慣,不單塑造了他無與倫比的判斷力,更令他在風暴之中冷靜、在泡沫之時清醒,得以成為屹立不倒的「股神」。

  巴菲特那種近乎斯多葛式的精神自律,更算得上一個時代的價值標杆:坐擁逾千億美元財富,生活卻極簡樸,至今仍住在1958年以3萬多美元購入的奧馬哈老宅裏,日常自己開着普通汽車上班,午餐吃漢堡包配可樂。他在某次訪問中,輕描淡寫地說:「我不需要太多東西就能過得很快樂。」正是這種淡然的生活哲學,令他可以雲淡風輕捐出自己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承諾最終捐出百分之九十九)。

  他也鼓勵眾人忠於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像他一樣,「天天跳着踢踏舞去工作」,並持之以恆,專注用心,「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在某件事上做得特別好」。就算那句堪稱經典的「潮退時才知誰人一直在裸泳」,其實說的也不止是市場百態,還反映了心靈內在的定力和豁然。早前全球股市因關稅戰而風聲鶴唳,巴菲特的財富卻能逆市增長,除了市場分析和策略獨到,也是因為養成這份長年堅持的耐心與紀律,在股海的驚濤駭浪中仍能動見觀瞻,不隨波逐流。

  今日,我們或許未必亦不必成為股神,但我們可以選擇活得像巴菲特──閱讀、思考、簡約、自律、忠於初心、珍惜身邊人。這是他留給世人最寶貴的遺產,比股票收益更長久,比資本回報更深遠。

  因為世上最偉大的投資,不在於市場,而在人生。

曾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