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amove盧家培:香港創科有得搞
發佈時間:03:00 2025-05-06 HKT

香港人平日送貨或許有召喚過Lalamove的客貨車,或許只知它是香港一個即時送貨平台。原來這間2013年在香港創立的初創公司早已衝出香港,由港產「獨角獸」晉身成跨國企業,現時除了以「貨拉拉」品牌在中國內地300多個城市經營物流送貨,更已在東南亞多國落地生根,甚至將這個業務模式複製到南美及中亞。Lalamove首席運營官盧家培期望讓大眾知道,香港公司不止金融地產,創科也「有得搞」。
盧家培早前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視察業務,由機場進市中心的路上,他一直向車外張望。這位Lalamove海外掌舵人並非看風景,而是點算有多少貼上Lalamove標誌的貨車在公路上呼嘯而過,以肉眼驗證公司的滲透率。Lalamove在2018年進軍馬來西亞,現時在當地5個州設有辦事處,每月活躍用戶逾45萬名,據Sensor Tower數據,該公司在大馬即時配送平台市場中佔據90%以上的活躍用戶。
大馬即時配送平台市佔達90%
Lalamove近年在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業務已上軌道,2019年進軍南美的巴西及墨西哥,去年則開拓日本及土耳其市場。截至去年底,Lalamove在全球13個市場及400多個城市營運,擁有約1670萬平均月活躍商戶及170萬平均月活躍司機,為全球閉環貨運GTV最大的同城物流交易平台。
盧家培直言,希望該公司立足香港、走向海外發展的故事,可勉勵港人,除了傳統的地產和金融之外,他說:「其實香港創科是有得搞的,香港絕對還有背靠祖國、連接國際的優勢。」Lalamove在成立翌年、2014年已進軍內地,以「貨拉拉」品牌營運,現時業務遍及300多個城市,他說內地市場累積的經驗,對拓展全球有很大幫助,舉例公司要調整向司機發放定單的模式,「(內地)隨時可以抽幾個出來做測試。」
他認為,走向國際的關鍵是「物流鐵三角」商業模式能夠在海外一個又一個市場成功複製,Lalamove作為平台,通過科技連接中小企與司機夥伴。
盧家培將成果歸功人才。除了香港總部,另外亦在上海、北京等內地城市設有人工智能、地圖等團隊。海外團隊則堅持在地化,吉隆坡辦事處有客戶服務、反詐騙、車隊管理等部門,所有員工均是馬來西亞人。盧家培指一指身旁的馬來西亞董事總經理鄭欣盈,亦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他說:「唯一例外是墨西哥,現在掌舵人是哥倫比亞人,但都是西班牙語系」,而近年每個市場主管位置有空缺也能內部提升,又稱:「所以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香港公司可以用到全世界、全中國的人才。」
中小企客戶及司機夥伴同樣重要,他指出,吸引到司機加盟才有人接單,有人接單才有更多客戶,不少公司打入新市場會用上「銀彈策略」提供補貼,或重金禮聘名人代言,在東南亞有競爭對手便找來球王美斯代言。盧家培直言:「不是我們沒錢燒,也不是我們討厭燒錢,只不過我們找最好、最長遠可持續的方法去做。」
以今年2月在阿聯酋杜拜開業為例,Lalamove一方面在網上宣傳,另一方面派員到批發市場,接觸貨車司機及中小企,他說:「很多時得到一間較大的公司做客人,很快它的對手也會過來。」他以去年8月進軍的日本為例,在每天早上5、6時,於鄰近東京羽田機場的花卉批發市場也有不少Lalamove貨車出沒,為批發商送貨到全東京不同花店,皆因公司成功爭取當地一間大批發商選用服務,令其他公司仿效。
關稅戰直接影響未浮現
盧家培透露馬來西亞業務開業兩三年已達收支平衡。公司亦把握大馬中小企疫後復甦的勢頭,鄭欣盈指出,食品配送、汽車零部件配送等是公司在大馬持續拓展的產業,分別做到及時及即日交付。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萬利集團在疫情期間削減了自家運輸車隊,疫後改為按貨運需要召Lalamove,其董事財政林慧萍表示節省了35%的人手成本。售賣榴槤的中小企帝一榴則因開拓直播帶貨、需即時送遞而用Lalamove,公關經理呂濟漢說客戶落單一兩小時內可收到新鮮榴槤。
海外之路也非完全一帆風順,例如孟加拉去年8月發生政變,業務受拖累。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盧家培說直接影響未浮現,密切觀察關稅會否削弱個人消費,從而影響零售批發及上游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