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斷網」窒礙人流 跨境網絡基建亟待升級
發佈時間:03:00 2025-05-05 HKT

大批內地客上周五經港鐵落馬洲站來港歡度「五一」黃金周,期間由於許多人同時啟動車票二維碼,導致手機網絡不勝負荷,難以通過支付寶和微信購買車票。這樣的事故肯定影響內地客對香港的觀感,事實上已有不少內地人在小紅書上批評香港有多麼落後、糟糕。對於相關部門來說,這是一次及時的提醒——除了要在節假日有效疏導跨境人流,還要全盤檢視流動通訊技術是否跟得上形勢,盡快補齊短板,否則未來可能重蹈覆轍。
近年來,二維碼已經廣泛應用於內地不同的日常消費場景中,香港在這方面曾相對落後,但近年急起直追(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例如港鐵便有越來越多閘機支援二維碼支付。無可否認,二維碼確實很方便,問題在於,微信和支付寶平台的二維碼是會定時自動更新的,這雖有利於防盜,但缺點也很明顯,即一旦遇上網絡減速甚至中斷,在訊號微弱之下,二維碼便無法生成,用戶自然亦不能購票乘車。今次發生於落馬洲站的情況,便反映了上述問題。
網絡中斷礙生成二維碼
事故發生後,有關單位的應對尚算不俗,手法比較靈活——港鐵一度容許乘客毋須拍卡出閘,同時聯絡電訊網絡供應商,將手機流動網絡數據的處理能力上調,收車後甚至再提升落馬洲站Wi-Fi容量。因為應對得宜,所以上周六已沒有發生前一天的混亂。但事後檢討,肯定還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有立法會議員透露,港鐵部分Wi-Fi網路或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若所言不虛,是否反映港鐵在升級通訊基建方面後知後覺,沒有緊跟形勢?
這次事故曝露一些問題。首先,大家似乎太過依賴「先進」的二維碼了,忽略了在斷網的環境下可以如常使用、看似「落後」的八達通,其實更加可靠。所以,八達通公司和作為大股東的港鐵,今後應該多加宣傳,提醒內地客提前下載旅客版八達通APP並增值,以此作為後備方案。第二,回到流動通訊技術本身,跨境數據切換和網絡容量不足是關鍵問題,應如何解決?為了滿足生成二維碼的數據需求,於過關高峰期在關口配置流動數據車,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短期方法,至於一些專家提議港鐵檢討站內數碼基建規劃,長遠而言亦屬可取。
今次是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放寬後的首個「五一」黃金周,在不久的將來,必有更多大灣區內地城市落實「一簽多行」。內地客增多,意味機遇增多,但相應的挑戰也不少。落馬洲站手機網絡崩潰事故提醒我們,本港通訊基建尚有不足之處,當局應該爭分奪秒,一併檢視各個跨境口岸的網絡處理能力,如有短板,應協調網絡供應商加強頻寬和容量,及早將相關基建升級。
加強兩地合作消除隱患
當然,在中港加速融合的當下,需要及早處理的隱患並不限於電訊,包括港鐵營運期間服務中斷、出入境系統和行李安檢系統故障之類的問題,一旦發生,後果可大可小,處理不當肯定會影響香港「旅遊天堂」的聲譽。為了消除這些隱患,香港自身固然要努力,但也講求兩地加強協作,針對各種潛在的問題,及早制訂應對方案,適時進行演練,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