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申訴王|直擊裝修單位爛尾 安樂窩慘變垃圾崗 單親母App搵裝修師傅中伏

更新時間:08:00 2025-05-06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5-06 HKT

買樓置業及花錢裝修都是人生大事,理應值得高興。《星島申訴王》收到讀者張小姐報料,表示花了32萬元裝修及購買電器費用後,卻換來裝修「爛尾」,經公證行鑑定,全屋只做約一半工程,而且手工極差,估計需再花約20萬元另找師傅執漏,換來一肚子氣的她,更發現裝修師傅多番失蹤隱形,承諾賠償後,更多次一拖再拖。

辛苦儲錢上車卻遇裝修工程爛尾

張小姐是單親媽媽,與女兒一向租樓住,省吃省喝下,去年5月成為業主,購入港島區實用面積282呎單位,與女兒築起安樂窩。她在裝修App選了一名姓王的裝修師傅,雙方議定同年8月開工,12月初收樓,裝修工程費為32萬元,包全屋裝修,包括拆牆、起牆、重鋪水電、換地板及全屋大門等,交樓期為80個工作天,還有經師傅代訂部分電器,費用約18,000元。她表示,自己也曾貨比三家,其他裝修公司開出的價錢與王姓師傅差不多。

她為免師傅「走佬」,工程費採用分期付款,卻不幸遇上工程爛尾。她憶述,去年12月初收樓時,工程大約只完成4成,應師傅要求寬限至12月底,但對方再要求給予寬限至農曆新年(1月底)前交樓,最終都是食言。

當時對方的裝修工具都存放在單位內,「攪到間屋好似貨倉一樣」,她再跟師傅商討,對方推搪說2月底一定完成,結果再次落空。當時她前後已付32萬元,仍有6萬元工程尾數未付,面對該師傅多次拖延,她起疑下致電代訂的電器及傢俬公司核實訂單時,竟發現他謊話連篇,包括只用了500元起草傢俬草圖,合約內的5萬元傢俬未曾動工;已訂的電器,其後被他私下取消。

記者曾到張小姐的單位視察,發現現場擺滿裝修工具外,很多工程仍「半天吊」,沙塵滾滾,例如電線位未完成裝嶔及門框水泥未填好,所以家電、傢俬及潔具等難以裝上或添置,張想暫時搬入節省在外租金也不可以。

她無奈接受單位爛尾現實,並找來公證行勘察單位,發現工程手工極差,包括大部分牆磚及門框都是空心、疑牆內濕水及窗呈不對稱等,只有批蕩及地磚工程完成,估計工程完成4至5成,價值最多值12萬元,修補執漏估計約用20萬元。她致電師傅追討損失時,透露對方承認有錯,應承賠償10萬元,結果又是一拖再拖。

師傅承認錯誤願分期賠償 工會建議找相熟親友介紹

《星島申訴王》記者致電該名裝修師傅,詢問張小姐的單位裝修為何爛尾,他沒有講明原因,只是連聲嘆氣稱有很多因由,又推卻說是事主不肯再將單位交給他完成。他向記者承認自己有錯,事主要找公證行接手鑑證單位,他也無話可說,要他賠償10萬元,也會坦言接受,但需要給他多一點時間籌錢,因為其他工程暫時未收到款項,無奈仍要拖延賠款。

對於現時流行以App選擇裝修師傅,香港裝修從業員工會理事長周連建表示,近年聽聞不少中伏個案都是從App找裝修師傅,有人收了訂金後失蹤,甚至是找不到公司,貪平反變成得不償失。

他舉例指,有裝修公司報價工程50萬元,但App找到的公司只需40萬元,但可能涉及聘請黑工,而黑工一天工資只要幾百元,正式師傅一日薪金卻要千多元,他建議,可以找親友相熟或光顧過的師傅,經介紹比較穩陣,因出事也可以追究。

海關: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可判罰50萬元及監禁5年

海關回覆《星島申訴王》表示,根據《商品說明條例》,無合理理由相信能在指定或合理時間內供應有關服務,即屬「不當地接受付款」,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過去兩年,就涉及「裝修及室內設計服務」,海關開立7宗調查個案,並就其中2宗個案提出檢控。

如果大家在置業或裝修時遇到中伏事件,歡迎揾《星島申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