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成樣本含至少1種除害劑殘餘 消會測28款乾菌全含金屬污染物

頭條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0:00 2023-02-16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2-16 HKT
木耳和雪耳被譽為「血管清道夫」及「平民燕窩」,但暗藏危機。消委會測試28款預先包裝乾製耳類食用菌,發現全部樣本均含不同金屬污染物,其中逾4成樣本驗出至少1種除害劑殘餘。該會提醒市民浸泡菇類不應超過2小時,以防產生毒素。

28款樣本包括黑木耳、白背木耳及雪耳,每包12至99元不等。共有12款樣本驗出至少1種除害劑殘餘,其中「價真棧」雪耳檢出的除害劑種類最多,共有5種;唯一標示為有機的樣本「點點綠」亦檢出4種除害劑,當中檢出的阿維菌素B1a殘餘量為每公斤0.29毫克,達本港《除害劑規例》中有關標準的最高限量,惟正常食用不會造成不良健康影響。「點點綠」總經銷商指已向供應商跟進。

測試亦發現,全數樣本均驗出不同的金屬污染物,惟驗出量低,在正常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消委會指浸泡雪耳和木耳的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因較容易受細菌污染,一旦產生毒素,中毒者可能出現腹痛及嘔吐等病徵,情況嚴重可引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
  深水埗「文記海味」負責人德哥表示,本港銷售的乾製耳類食用菌,主要來源地為內地,而菌類的除害劑殘餘多少,肉眼難以判斷,消費者要光顧具信譽的店舖。

14款抽濕機 2款效益不符標示

香港的春天向來鬱悶潮濕,消委會測試14款抽濕機,全部均屬壓縮式,並附有過濾器。發現兩款抽濕量比宣稱少一至兩成,亦比報稱的更耗電,已轉交機電署及海關跟進。

測試顯示,在標準環境(溫度26.7°C及相對濕度60%)及有安裝過濾器情況下,「惠而浦 」及「金章牌 」兩款抽濕機樣本,在安裝過濾器情況下,每日抽濕量,較其聲稱數值分別低約13.2%及23.1%;而兩款樣本在安裝過濾器後,原本1級的能源效益級別,分別降至2級及4級,能源效率分別下降了20.2%及33.2%。
  機電署指,如發現不符合強制性標籤計劃的要求,會删除有關型號的參考編號,不可在本港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