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雄:未來教育推動科技同時需培養人文素質
更新時間:18:06 2020-11-07 HKT
發佈時間:17:59 2020-11-07 HKT
發佈時間:17:59 2020-11-07 HKT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出席一個關於科學創新教育研討會演講時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令生活上和學習上有很大的改變,創造很多不可能性,推動社會的進步,學生可利科技達至自主學習,而今年全港學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課下,利用科技進行網上課堂,實踐「停課不停學」,正是一例。
楊潤雄認為,未來教育將要順應科技發展趨勢發展,然凡事皆有正反兩面,認為若學生只專注學習感興趣的知識,而忽視其他領域的學習,如學生太投入歷史,而忽略理科學習,或只習慣與機器相處,而欠缺人際往來能力,「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培養使用者的人文素質和價值觀。」
楊潤雄指出,未來學校不只是知識傳授的地方,而是學習的群體,教師將由知識傳授者,轉為輔導學生平衡學習,培養其正面價值觀及人文素質,達至全人發展,「教育要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明白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這是機器做不到的。」
該研討會名為「承先啟後25年──人文精神與科學創新教育」,由教育評議會、《灼見名家》與香港教育大學合辦,除楊潤雄外,出席嘉賓包括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等。
楊潤雄認為,未來教育將要順應科技發展趨勢發展,然凡事皆有正反兩面,認為若學生只專注學習感興趣的知識,而忽視其他領域的學習,如學生太投入歷史,而忽略理科學習,或只習慣與機器相處,而欠缺人際往來能力,「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培養使用者的人文素質和價值觀。」
楊潤雄指出,未來學校不只是知識傳授的地方,而是學習的群體,教師將由知識傳授者,轉為輔導學生平衡學習,培養其正面價值觀及人文素質,達至全人發展,「教育要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明白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這是機器做不到的。」
該研討會名為「承先啟後25年──人文精神與科學創新教育」,由教育評議會、《灼見名家》與香港教育大學合辦,除楊潤雄外,出席嘉賓包括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等。
最Hit
老牌家族基金也出事|周顯
21小時前
上水直通巴長者優惠!$5直達深圳文錦渡口岸 星期一至日適用!鄰近超市/大型商場
2025-07-23 12:51 HKT
人氣放題大喜屋員工落場「臭腳」趕客?網民質疑成枱壽司唔要即走 負責人還原真相...
2025-07-23 17:22 HKT
50歲DJ泰山揭患前列腺癌4期 因小便1異樣求醫確診 拆解7大常見症狀
2025-07-23 12:31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