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I數碼解決方案 縮短新股上市流程
更新時間:01:22 2020-12-16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12-16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0-12-16 HKT

(星島日報報道)早前港交所(388)曾推出諮詢文件,建議改革現有的新股結算流程,並引入數碼解決方案FINI系統,此舉大大縮短過往新股由招股至上市之間的所需時間。不過有證券界人士表示,對港交所改革以與國際接軌表示理解,但因近年隨著中資券商加入競爭,以及相關監管收緊,擔心本地券商的生存環境會不斷惡化,入息來源愈來愈少。
港交所早前提出簡化首次公開招股(IPO)結算程序建議,擬透過新的新股平台FINI,縮短新股定價時間、改變現有凍結資金方式,並且落實新股認購無紙化,相關諮詢將於明年1月15日結束,而新系統最早可於2022年第2季度推出使用。
當中,因現時與倫敦及紐約等具競爭力的集資中心相比,外國容許新股定價後的「T+1」天便可開始進行交易,港交所的結算周期較長,仍需在新股定價後的「T+5」天才可進行交易。因此是次改革其中的一個重中之重,便是解決招股周期冗長的弊病。
不過,證券商協會主席陳柏楠表示,本地券商在過去十多年,主要入息來源逐漸收窄,由最初主要靠佣金,後來業界陸續推出免佣優惠競爭,佣金收入已不斷減少。配售等業務則大部分由中資券商承接,本地券商近年的收入有賴於借孖展所賺取的息差。不過,去年落實的孖展新規,將證券商最高保證金貸款總額,調至其自身資本的5倍,券商的孖展收入已經進一步下跌。
他指,若縮短新股結算周期的改革落實,券商的收入空間則會進一步減少。雖然明白是次改革是要與國際接軌,但擔心本地券商的生存環境將會繼續惡化。他又建議,可研究考慮規定將特定的新股份額配予本地券商,以保障本地券商的經營。
對於循公開發售途徑認購新股的散戶而言,因凍結資金的日數大大縮減,日後再向券商或銀行借孖展抽新股時,便可省下一大筆利息費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在解釋新改革時曾表示,小投資者今後不用再付那麼多利息,因「T+5」完全是人為的事情,相信銀行券商「都不是非得賺這點小錢」。
除此以外,過往因內地身分證明文件號碼較長,令內地網民可利用漏洞使用一人多戶的方法,用同一個證件在多個券商開戶並認購新股。因現時中介機構在處理投資者的新股申請時,會選取投資者身分證明文件中最多9位數字,作為代碼以處理認購申請。惟改革推行後,認購新股時需要輸入證件的所有數字,一人多戶不復存在。
港交所早前提出簡化首次公開招股(IPO)結算程序建議,擬透過新的新股平台FINI,縮短新股定價時間、改變現有凍結資金方式,並且落實新股認購無紙化,相關諮詢將於明年1月15日結束,而新系統最早可於2022年第2季度推出使用。
當中,因現時與倫敦及紐約等具競爭力的集資中心相比,外國容許新股定價後的「T+1」天便可開始進行交易,港交所的結算周期較長,仍需在新股定價後的「T+5」天才可進行交易。因此是次改革其中的一個重中之重,便是解決招股周期冗長的弊病。
不過,證券商協會主席陳柏楠表示,本地券商在過去十多年,主要入息來源逐漸收窄,由最初主要靠佣金,後來業界陸續推出免佣優惠競爭,佣金收入已不斷減少。配售等業務則大部分由中資券商承接,本地券商近年的收入有賴於借孖展所賺取的息差。不過,去年落實的孖展新規,將證券商最高保證金貸款總額,調至其自身資本的5倍,券商的孖展收入已經進一步下跌。
他指,若縮短新股結算周期的改革落實,券商的收入空間則會進一步減少。雖然明白是次改革是要與國際接軌,但擔心本地券商的生存環境將會繼續惡化。他又建議,可研究考慮規定將特定的新股份額配予本地券商,以保障本地券商的經營。
對於循公開發售途徑認購新股的散戶而言,因凍結資金的日數大大縮減,日後再向券商或銀行借孖展抽新股時,便可省下一大筆利息費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在解釋新改革時曾表示,小投資者今後不用再付那麼多利息,因「T+5」完全是人為的事情,相信銀行券商「都不是非得賺這點小錢」。
除此以外,過往因內地身分證明文件號碼較長,令內地網民可利用漏洞使用一人多戶的方法,用同一個證件在多個券商開戶並認購新股。因現時中介機構在處理投資者的新股申請時,會選取投資者身分證明文件中最多9位數字,作為代碼以處理認購申請。惟改革推行後,認購新股時需要輸入證件的所有數字,一人多戶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