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頑治抑鬱有出路 積極治療助控病情

更新時間:09:15 2025-10-13 HKT
發佈時間:09:15 2025-10-13 HKT

抑鬱症是本港常見的情緒疾病,估計患者超過三十萬人。有研究指,約三分之一個案屬頑治抑鬱症。這類患者病情往往較為嚴重,發作時間更長及頻密,並常伴隨自殺念頭。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醒,患者積極治療至關重要,助減低病情危機。

任何人皆有機會患上抑鬱症
香港精神健康動力基金會副主席、精神科專科曹國柱醫生指,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抑鬱症,而腦內神經傳遞物質失調、個人性格、生活或工作壓力等,皆是其成因之一。若患者在適當劑量下,連續使用至少兩種一線抗抑鬱藥物,療程持續六至八週仍未見明顯療效,便可被診斷為頑治抑鬱症。基金會榮譽外務秘書、精神科專科李靖國醫生補充,頑治抑鬱症患者與一般重度抑鬱症的徵狀相似,但病情通常更為嚴重,因此治療刻不容緩。

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治療方面,患者需同時配合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以控制病情。康復者洪小姐勉勵同路人,可建立自己的興趣及積極接受治療,有助為走出困局。此外,治療路上充滿挑戰,基金會榮譽司庫、精神科專科鄭柏榮醫生指出,部分患者對傳統抗抑鬱藥反應不理想,加上此類藥物起效較慢,增加治療的難度。為提升療效,醫生會根據疾病特徵及患者當下情況調整方案。基金會主席、精神科專科傅子健醫生表示,常見的藥物調整策略包括延長現行藥物使用時間、適度提高劑量、轉換或合併其他抗抑鬱藥物使用。有臨床研究指,噴鼻式抗抑鬱藥物及口服抗抑鬱藥物合併使用,可在24小時內起效及減輕抑鬱症徵狀,並有助減低自殺及復發風險。他更建議患者可積極與醫生商討,深入了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有助控制病情,讓生活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