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黨舉辦大灣區綠色能源論壇
更新時間:16:15 2025-09-09 HKT
發佈時間:16:15 2025-09-09 HKT
發佈時間:16:15 2025-09-09 HKT

自由黨日前舉辦「碳尋新質生產力—— 大灣區政產學研投用一體化綠色科技能源發展論壇(2025)」,廣邀大灣區學界與商界代表,探討如何透過整合「政、產、學、研、投、用」六方資源,推動綠色科研成果加速產業化,並以香港為國際出口,向全球展示中國綠色發展的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表示,政府已透過「產學研1+計劃」、「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等政策支持科研成果轉化。「目前科學園及數碼港已聚集超過300家綠色科技與金融初創,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企業亦陸續落戶香港,這些都為未來的綠色經濟奠定基礎。」
自由黨主席邵家輝表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必須加快與國家發展融合。他說:「若要真正提升創科投資的效率與效益,必須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投用』,強化政界、產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商界與應用端的協同合作。」
商界案例:回收餘熱轉化能源
論壇上,多家企業分享低碳新項目。廣州美亞蓄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紅衛分享,該公司在河北建設「碳中和數字農業示範基地」,利用數據中心運行產生的餘熱為溫室供暖,系統節能率超過六成。他補充,公司正推動「回收」大型酒店中央空調產生的「餘熱」作熱水爐能源項目,相信在香港甚具市場潛力。
慧源同創科技集團主席葉仁傑博士指,雖然科研投資往往受制於成本效益問題,但認為科研是未來方向,希望帶頭做起和引起政府注意如何去配合。他期望政府在科研配套、稅務優惠及金融創新工具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並推動碳交易及綠色債券,將有機會成為區域性的低碳解決方案中心。

慧源同創科技集團主席葉仁傑博士

廣州美亞蓄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紅衛
學界:建議明確政策與培育人才
香港教育大學環境與極地研究講座教授何建宗指,內地科研人才鼎盛,國家的科研政策有明確的方向性發展,香港可以此為學習榜樣。香港恒生大學質量標準與管理中心聯合總監周家賢亦提到,香港在科研與產業發展上需要更多跨學科背景的「複合型人才」,否則難以支撐創新科技的全面發展。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