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全新社會數據科學課程 培育精通數據分析 社會科學跨學科人才
發佈時間:10:30 2025-11-12 HKT
愈來愈多企業及機構尋找具有數據分析能力的人才,社會數據科學畢業生能夠將數據科學的技能應用在社會科學層面,對許多行業來說都極具價值。嶺南大學(嶺大)社會科學院(社科院)的全新主修科社會數據科學(Social Data Science, SocDS, 聯招編號JS7307)旨在培育能夠靈活運用數據科學解決社會問題的跨學科人才,課程透過數字化的博雅教育模式、靈活的課程設計和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讓畢業生成為兼具社會責任感和全人發展的領導者,運用知識和技能,推動社會的進步與變革。
社會數據科學課程結合社會科學及數據科學兩大知識體系,除了必修的社會科學課程外,學生還能修讀數據科學學院的課程,包括編程、資料探勘和人工智能等。社科院副院長及社會科學(榮譽)學士課程課程主任Stefan KÜHNER教授指出:「課程設計靈活度高,學生能在多個社會科學範疇中自由選擇專修方向,深入探索自身興趣所在,在畢業時完成個人化專案,且不限於傳統學術論文。此結構可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掌握運用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能(AI)及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 )的能力,解決複雜的社會、經濟及人類行為等現象。

突破傳統研究模式 量化及分析數據 探索社會視野
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李立輝指,近年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跟以往完全不同:「傳統社會科學研究依賴對特定群組的訪談和觀察,但現時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上已積累大量數據,成為研究人類行為和社會趨勢的重要資源。我們的學生將學懂如何捕捉和分析這些數據,並利用資料探勘技術探索潛在社會現象。」李教授舉例說,學生可透過研究社交媒體上的數據,分析公眾對政府政策的反應,或社會事件的趨勢。「他們不僅懂得量化數據,更會將傳統的實驗心理學從實驗室擴展到現實世界,分析內容,探索更全面的社會視野。」
KÜHNER教授補充,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能夠理解社會變化並提出跨學科解決方案的人才:「例如,課程將涵蓋社會不平等、數碼鴻溝以及高齡化社會等議題研究。課程並非單純培養數據科學家,而是培育能夠融合數據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對社會變化有深刻理解的跨學科人才,令學生在未來職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並可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重視實踐與實習 提升競爭力 推動社會創新
為培育跨學科人才,除了全新主修科——社會數據科學(JS7307)外,嶺大社會科學(榮譽)學士課程也有提供其他主修科,科目涵蓋經濟學(JS7301)、政府與國際事務學(JS7302)、心理學(JS7303)、社會學(JS7304)、健康及社會服務管理(JS7305)及社會與公共政策研究(JS7306),學生可依興趣及個人志願選擇 。
嶺大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經驗及多元實習機會,所有學生亦必須完成至少一門含服務研習(Service Learning)元素的課程。李教授指,社會數據科學是社科院首個獲政府創新科技處(ITC)創科實習計劃認可的主修科,學生在就讀期間,有機會於本港參與創科相關的短期實習項目,體驗和了解本地創科生態系統,從而提升並增強他們在香港投身創科事業的信心。另外,「學生可在NGO、企業或政府部門等進行實習,如主修社會與公共政策研究或政府與國際事務學的學生,可將理論知識實踐,提升專業技能。主修健康及社會服務管理的學生,可透過參與服務研習,培養社會責任感和領袖能力,促進個人成長並推動社會創新。」
另一方面,嶺大亦提供豐富的課外學習機會,與全球50個國家、270所大學合作推出交換生計劃,並設有獎學金和經濟資助。KÜHNER教授指,嶺大強調體驗式學習,每年有88%學生參與海外交流、考察、實習及創業計劃、領導培訓,藉以開拓視野,累積寶貴的學習經驗。「近年,僱主愈來愈重視應徵者的國際視野,擁有海外交流經驗的畢業生,將具備更強的溝通能力、解難能力及競爭力。」


學生分享:實踐知識 造福社會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
經濟學(JS7301)畢業生Kelvin
Kelvin現為Pastime Solutions共同創辦人,用「慧聲寶」解決長者面臨的數位鴻溝。
「嶺大提供靈活且實用的支援系統,幫助學生平衡學術與實踐。我最喜歡丘東曉教授的『國際貿易』(ECO4305)課程,他透過現實案例解釋複雜的經濟模型,如Melitz模型,讓我對國際經濟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參與過兩項研究,一是關於逆向房貸影響的質性研究,學會根據受訪者背景設計問題;另一是量化分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人口因素與投票行為的關聯,從中提取有效資訊,深化對社會經濟議題的理解。感謝嶺大的實體資源,如3D列印機和雷射切割機,讓我能直接設計『慧聲寶』外殼,快速將構想轉化為實物,及時提供給有需要的長者。」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
心理學(JS7303)四年級生Summer
Summer對韓國文化和媒體感興趣,有意修讀社工碩士課程。
「嶺大提供了寶貴的海外交流機會,早前我有幸前往韓國漢陽大學交流,並選修媒體學課程。我最喜歡的嶺大課程是Positive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Living——這是一門服務研習科,要求進行40小時義工服務,並以所學理論撰寫報告。我曾參與公園改造計劃,觀察家庭和青少年的行為與情感,並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項目對他們的影響。此外,在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課程中,我參加了一項性格與感知痛覺關係的研究,讓我初步了解心理學實驗的步驟,激發濃厚興趣。嶺大的教授非常友善,總會提供寶貴的建議,助我準備論文和考試。」

課程查詢
電話:2616 7176 / 2616 7552
網址:www.ln.edu.hk/socsc
電郵:[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lingnanu_soc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