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中幼教學院舉辦幼兒教育社區童學日 引發幼兒想像力 匯聚多位專家分享幼兒教育理念
發佈時間:12:00 2025-10-31 HKT
 
                                            耀中幼教學院於10月11日舉辦幼兒教育社區童學日,吸引逾400人參與。活動旨在讓10個月大至4歲的幼兒體驗遊戲中學習及讓家長深入了解學院的教育理念,當日設有互動工作坊及專題講座,分別由兒科顧問醫生、多家國際學校負責人及專家分享幼兒健康及國際幼兒教育理念等。
小眼睛認識大世界 幼兒教育從引發好奇心與想像力開始
初生至8歲兒童的智力、身體、社交和情感發展均是關鍵。童學日當日耀學園探索空間特設「耀中幼教學院創意遊藝」,小孩於場內不同的互動區域探索,認識世界。包括模擬照護病人的「診所」、重現購物場景的「超級市場」、提供表演機會的「舞台」,以及深受歡迎的「港鐵車廂」與「香港漁船」歷險空間,透過角色扮演與模擬情境促進幼兒的社交、語言及認知發展。
教育專家論壇:探索國際幼兒教育教學法
童學日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探索幼兒教育教學法:頂尖教育者的見解與前瞻」專家論壇,由Top Schools創辦人Ruth Benny主持,邀請來自四所國際幼稚園的教育代表,包括:蒙特梭利國際學校(IMS)學術總監Matthew Sneyd、香島華德福學校行政統籌Cindy Cornish、意大利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校長鄒佩凌、及耀中國際學校幼教部外籍校長胡愛薇(Amy-Leigh Hood),分享四個國際幼兒教育理念,包括: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艾米利亞,及耀中幼教教學法。
遊戲激發好奇心 寓遊戲於學習
幾位專家均認為,從日常遊戲中引發幼兒的好奇心,配合學術的元素,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蒙特梭利國際學校(IMS)的Matthew Sneyd強調蒙特梭利教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探索精神:「幼兒會模仿身邊人的行為,因此家人營造的學習環境相當重要。」
耀中國際學校的胡愛薇亦同意遊戲旨在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及能力,她亦分享耀中自70年代把遊戲中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入香港,提倡由孩子主導遊戲過程、自發性探究,透過老師的觀察、反思及回應,鼓勵孩子思考、自主學習。耀中幼教教學法融合中西哲學,培養孩子的獨立解難能力及同理心,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及尊重。她亦分享耀中強調多語言學習與探究精神:「只要提供適當的時間與空間,幼兒會自發性地探索與學習。」
香島華德福學校的Cindy指遊戲中教師讓幼兒模仿的動作看似簡單,但當中具有深層的潛移默化作用,她分享華德福教育如何透過節奏與藝術促進全人發展:「簡單的家務活動如洗衣服,實則符合幼兒發展需求。」
意大利國際幼稚園的鄒佩凌表示瑞吉歐艾米利亞理念視孩子為有能力的學習者:「我們透過遊戲與社群合作,激發幼兒好奇心與學習動機。」她表示學校會將各種教育元素加入遊戲之中,並與家長組成社群提供家長教育,協助幼兒學習成長及發展。
溝通成語言學習的關鍵
香港教育強調「兩文三語」,家長普遍關注幼兒的語言發展。即使父母使用不同語言,Matthew建議家長應以最自然的母語與幼兒溝通,毋須過度擔心詞彙。他指出,若孩子在語言學習遇到困難,應從提升親子互動的質素着手,不用感到壓力。胡愛薇強調家長無須刻意簡化用語,只要在尊重與信任的氛圍中溝通,便能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語言學習往往始於對發音的認識,這與實際的溝通能力密不可分。」Cindy則補充指,若家長勉強使用不流利的語言反而會影響幼兒學習;她指出,即使家庭中使用多種語言,孩子仍能透過聯想與情境理解語言,建立語言感知。鄒佩凌認為,幼兒的腦部發展速度遠超成人:「提供豐富刺激有助促進腦部發展,應為幼兒提供實用、生活化的資訊,因此語言學習應結合日常生活,讓孩子在實際情境中自然習得。」
過份依賴科技產品易限制幼兒腦部發展
數碼科技發達,不少在職父母讓幼兒觀看網上教材,對此,幾位專家均認為可免則免。Cindy特別強調想像力在幼兒的認知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而過度使用智能產品可能削弱孩子的創造力與主動探索能力,得不償失。她建議家長應待子女年滿10至11歲後再接觸智能設備。
Matthew亦指出,小學生可適度使用科技或AI作為輔助學習工具,但對於幼兒而言,語言發展仍需依賴口部動作與真實互動。螢幕上的資訊雖然豐富,卻缺乏面對面交流所帶來的語言刺激與情感連結。「沉浸於科技產品會令腦波、思維模式與思想固定在特定頻率上,阻礙腦部完整的發展。」
拆解「贏在起跑線」的迷思 過度催谷有礙健康發展
香港不少家長擁有「贏在起跑線」的思維,期望子女能突圍而出。Ruth表示學校要篩選出優秀的學生以致僧多粥少,造成目前的困境,她認為「贏在起跑線」的理念與國際學校的教育方針並不相同。「國際學校的方針並不追求兒童過度發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然地發展即可。過度催谷下可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卻難以獲得職場上所需要的技能。」
耀中幼教學院校長暨兒童發展講座教授李敬廉教授在接受訪問時指出,部分家長過早安排子女參加數學補習班,甚至在小學一年級便要求孩子死記數學公式。然而,他認為真正的學習基礎不在於背誦公式,而是孩子是否具備學習的動機與能力,同時能否培養情緒管理、社交情緒技巧及自我肯定。只要孩子具備這些核心素養,即使起步稍慢,也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追上學習進度。
培養社會情緒學習越見重要
香港兒童抗逆力不足,近年提倡引入社交及情緒能力,幾位專家均認同幼兒教育對未來將來成長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在課堂上建立小型社會,讓兒童透過協商解決分歧並掌握相處之道;同時感受到被尊重有助建立自信,並領悟如何尊重他人,長遠有助培養成為社會上有禮、具負責感的一份子。
耀中幼教學院
地址:香港仔田灣田灣山道2號
查詢:3977 9877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yccece.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