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 跨越百年文化的時空之旅劃 全方位啟發新一代
發佈時間:16:58 2025-07-17 HKT

今年適逢故宮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由進念.二十面體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劃」,承接首年「五行」的探索傳統思想基礎、第二年「書法」的中華美學,今年以「故宮36500」為主題,透過校園工作坊、兒童創意科技劇場,及藝術科技展覽,讓學生、家長與公眾,從多角度體驗故宮建築佈局中蘊含的中華文化時間與空間智慧,同時推廣創意教育。


校園工作坊:用遊戲體會時空概念
計劃團隊走進九間小學,舉辦「故宮36500」中華文化空間與時間工作坊;參與學生涵蓋基層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工作坊設計別具心思,導師帶領學生運用按真實方位設置的九宮格,透過身體活動和互動遊戲,認識故宮佈局中方向與時間的關係,學習中國傳統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的時辰與方位的巧妙關聯,又扮演不同時辰的日常情景,讓學生在輕鬆氣氛中理解「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理。
「進念的工作坊和坊間的不同之處是比較生動活潑,而且佈局很仔細,學生能夠從實際的環境體會故宮建築的(抽象)概念。」福榮街官立小學中文科朱老師表示。同學們則分享道:「好好玩!學到不同方向的別稱(十二方位)!」該校連續兩年,均有參與賽馬會中華文化藝術科技劇場計劃的校園工作坊。
兒童藝術科技劇場 沉浸式進入康熙夢境
計劃年度重點項目——兒童創意藝術科技劇場《康熙夢遊紫禁城》,將於八月底在元朗劇院演藝廳上演,為故宮百年誌慶添上童趣與想像空間。
故事以八歲的康熙為主角,講述他在登基當晚,走入奇幻夢境,遇上故宮設計師精靈,並被帶回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故宮落成的第一天。劇中以音樂、藝術科技和沉浸式舞台效果,帶領大小觀眾逐步解開紫禁城的時空密碼。從日夜循環、天圓地方、陰陽五行、十二地支,至子午線和紫禁城中軸線,體現敬天法祖、正大光明等中國傳統價值。
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康熙夢遊紫禁城》編導兼藝術科技裝置設計胡恩威表示:「家長與孩子們可透過影像、聲音,特別是藝術科技,學習中華文化的時間和空間設計的基本知識。感受紫禁城的建築智慧,啟發孩子們對中華文化的好奇心與創意。」
《康熙夢遊紫禁城》
日期及時間:
8月27至31日(三至日)下午3時
8月29日(五)晚上7時30分
8月30及31日(六、日)上午11時
地點:元朗劇院演藝廳
費用:費用全免(每張門票收取$10手續費)
查詢:2566 9696

三維九宮 體驗故宮時空
另一重點項目—《故宮36500時空》展覽,將假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舉行。展覽運用藝術科技及組裝建築模式,構建出象徵中華智慧結晶的「九宮」三維空間,裝置與故宮同樣「坐北朝南」,讓參觀者如置身紫禁城,體驗其子午中軸線、十二地支、十二時辰及十二生肖的時空互動;認識四合院佈局,和五行五方五色的配置。
藝術科技裝置設計胡恩威表示:「這是一個以中國十二時辰、方位,及十二生肖設計出來的立體中華時空裝置。透過這立體裝置,展現中國時間與空間一體化的關係,帶出紫禁城根據五行,東西南北方位設計,和中軸線的核心設計思想。小朋友和大眾均能透過這空間,體驗中華文化的時間與空間智慧。」
展覽詳情:
日期:8月28日(四)至9月7日(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
如對學校及社區活動感興趣,歡迎致電 2566 9696 或 發送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鄭先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