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引領工業4.0創新與科研突破

更新時間:09:42 2025-04-30 HKT
發佈時間:09:42 2025-04-30 HKT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生產及工業工程學系。時至今日,該學系與時並進,致力於在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方面成為全球領導者,提供世界一流的多元學科課程,培育工業4.0時代所需的精英,以應對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挑戰。

符嘯文教授指出學系課程設計注重培育學生的解難及創新能力。
符嘯文教授指出學系課程設計注重培育學生的解難及創新能力。

掌握工業4.0必需技術
學系推動先進製造、工程管理與物流,以及智能系統設計等領域的創新發展。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先進製造技術、精密工程、產品設計與微型化、智能製造與機械人、營運與供應鏈管理,以及航空與運輸物流。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系主任符嘯文教授強調學系專注於培育符合工業4.0所需的技術人才,結合傳統工業知識與新興科技。符嘯文教授提及學系的核心優勢:「學生將掌握人工智能、機械人、大數據、物聯網、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等新技術。學系著重於規劃與管理人、技術與設備交織的複雜系統,使畢業生能有效應用尖端技術於生產、設計及營運流程中。無論是智能製造還是應用於銀行、交通與物流系統、供應鏈、政府及公共服務的大型服務系統優化,畢業生都能夠勝任。」符教授相信透過緊密的企校協作,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的課程,可讓畢業生具備引領未來、特別是工業4.0所需的創新能力。

 理大科研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了「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成功完成了人類史上首個月背表土採樣任務。
理大科研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了「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成功完成了人類史上首個月背表土採樣任務。

尖端科究 推動創新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擁有先進的科研設施及設備,包括先進的製造技術、物流模擬、電子商務系統開發工具、電腦輔助設計和虛擬產品開發的硬件和軟件。為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學系專注於業界相關研發,並先後建立了多個高科技研究實驗室,如信息物理系統實驗室、物流及模擬實驗室、綜合產品設計實驗室、航空營運及控制實驗室、先進光學製造中心、微型系統科技中心、微納製造實驗室、線路板科技開發中心、裘槎產品機電一體化實驗室、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築領科技工業化建築聯合實驗室及香港理工大學-萊茵科斯特智能製造聯合實驗室等,讓學生可以在完善的環境下,作各種專業領域的實驗和研究。

科研創新:深空探測與超精密加工技術突破
在科研和創新方面,學系近年來取得了卓越成就,尤其是在深空探測和超精密加工技術領域。自2010年起,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及其團隊一直積極參與國家的深空探索計劃。團隊為國家嫦娥六號研製了「表取採樣執行裝置」,並於2024年成功完成了人類史上首個月背表土採樣任務。
在超精密加工技術方面,學系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建模及仿真、精密測量等技術,致力讓高精度產品普及化。超精密加工技術的應用範圍廣泛,不僅包括手機鏡頭和LED街燈等常見的先進光學零部件,還涉及閉路電視的塑膠外罩、漸進鏡片及AR鏡片等自由曲面,這些都需要精密加工以確保高清晰度和不變形的影像。
 

黃俊瑋 四年級學生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提供多項課程,包括工程、創新與管理等範疇,這些範疇對於企業營運至關重要。此外,學系亦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學習先進科技,如人工智能,以應對各類型的挑戰。

Leo Matthias Sturm 三年級學生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合作交流機會,當中包括國際工程技術學會(IET)導師計劃及各類就業支援活動。透過這些機會,我們可與業界專家及校友交流接觸,為未來事業發展奠下堅實基礎。
 

本科課程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本科課程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以問題為導向,強調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激發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學生將學習分析複雜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並進行評估和優化。

JS3236
產品創新及智能製造(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
(產品創新兼市場學 / 智能製造)

旨在提供產品創新和智能製造的基礎知識與技能。課程涵蓋工程經濟學、質量工程學、工程科學與數學、工程通訊和資訊技術等領域,採用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發展工程知識、溝通、團隊合作、管理及自學技巧。

JS3237
智能供應鏈及工程管理(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智能供應鏈 / 工程管理兼數據分析)

專為供應鏈與企業活動設計,涵蓋業務流程、資訊流、組織架構、物流系統、供應鏈與營運管理等領域。課程提供全面的資料分析技能訓練,旨在培養學生在複雜的供應鏈環境中進行有效管理和決策的能力,並學習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流程,提高企業效率及生產力。

工業及系統工程是什麼?
1.  多元學科融合:提升系統效率與生產力
工業及系統工程結合工程學、管理學、數學和社會科學,專注於設計和管理複雜系統。
2.  數據驅動的優化:工程師的核心職責
工業及系統工程師利用數據分析和模擬技術,優化生產流程和供應鏈,提升系統效能。
3.  廣泛應用:從製造到公共服務的全面覆蓋
工業及系統工程在多個行業中發揮作用,致力於提高效能、降低成本,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