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通波仔」後非一勞永逸 嚴謹控制膽固醇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更新時間:09:15 2025-07-30 HKT
發佈時間:09:15 2025-07-30 HKT

港怡醫院心臟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總監及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謝德新

「通波仔」是常見的心臟微創手術,惟術後並非一勞永逸,若不嚴格控制壞膽固醇,或增患者復發風險。不過,部分患者服用最大劑量傳統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後,壞膽固醇水平仍不受控。近年有研究指,加配PCSK9抑制劑藥物作聯合治療,可助患者進一步降低壞膽固醇達43%至60%,並減少心血管疾病及復發風險。

港怡醫院心臟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總監及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謝德新表示,有研究顯示,單靠健康生活和飲食方式,一般只能降低壞膽固醇水平13%至20%。而患者術後需輔以藥物治療,以控制膽固醇水平。

根據歐洲心臟學會的指引,曾接受「通波仔」手術的患者,需將壞膽固醇水平控制在1.4 mmol/L以下,並需比原本水平下降50%或以上。但有大型研究顯示,即使積極治療,仍有80%高風險及非常高風險患者未能達到指引所建議的目標。

多項醫學研究顯示,PCSK9抑制劑與口服降膽固醇藥物聯合使用,可進一步降低43%至60%的壞膽固醇。有研究更指,近70%使用PCSK9抑制劑的患者,其壞膽固醇水平達到理想標準,並比原本水平下降超過50%。

根據2023年歐洲心臟學會的治療指引,建議曾接受「通波仔」及壞膽固醇水平未達標的患者,且服用最大劑量的他汀類藥物、依折麥布後,可使用PCSK9抑制劑。謝醫生提醒,有不同方案治療高膽固醇,各有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醫生商討,選擇最適切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