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青年商會「SDG企業大獎 2025」頒獎典禮 20間企業榮獲殊榮 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

更新時間:13:15 2025-07-23 HKT
發佈時間:13:15 2025-07-23 HKT

由維多利亞青年商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合辦「SDG企業大獎2025」於上周六(19日)在金鐘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嘉許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之本地傑出企業。「SDG企業大獎」已踏入第六屆,於早前2025年5月25日舉辦的評審日,選出二十間傑出企業。該活動宗旨為「攜手創造美好將來」,致力推動本地企業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以及表揚本港企業對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及教育社會的貢獻。
 

主禮嘉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太平紳士致辭時表示:「中小企業在推行SDG時面臨合規成本和知識技能不足的挑戰,在此鼓勵企業關心員工和社會,推動環保工作。」他重申特區政府將改善流程以促進對SDG的重視,並強調JCI透過SDG企業大獎協助中小企業順利推行SDG。
 

連續第六年舉辦這項盛事,維多利亞青年商會會長李韋晴女士指出:「即使個人行動微小,從日常習慣做起,亦能為地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她強調SDG不僅關注環境保護,還包括文化尊重、社會平等和身心健康,並呼籲更多企業「攜手創造美好將來」,期望大家能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繼續努力。
 

SDG企業大獎2025籌委會主席侯嘉康先生介紹活動時以馬賽克象徵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社會各界攜手創造美好將來,將幫助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今年邀得2024年十大傑青、中大戴沛權教授擔任大使,提升曝光與合作機會。
 

首席評審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表示:商業應以SDG為目標,實現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商業吸引力。作為首席評審,他對參賽企業的創新和其對可持續發展的堅持表示讚賞,SDG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企業需持續努力與自我完善,以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營運增長。
 

活動評審國際可持續發展學院創始主席王象志教授分享自2020年起擔任評審,見證得獎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上的進化。企業從1.0階段的單一環保專案,發展至3.0階段,全面融入SDG元素。他表揚維多利亞青年商會在帶領「企業文化遺產傳承」方面表現出色,數字化記錄眾多企業的經驗,指出企業開始關注不可見的群體和員工的心理健康。期待更多企業在SDG上有所作為,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活動評審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創會會長連舜香女士分享創業經驗,強調企業應聚焦核心價值與適切的SDG目標,並讓持份者認同理念。她指出SDG不僅是宏觀願景,更是企業突圍的關鍵。獲獎有助提升透明度與吸引合作,亦是企業理念的入門認證。她鼓勵企業持續學習、分享成功故事,與志同道合的機構建立聯繫,吸引客戶與人才。她相信,關注ESG議題能讓企業增強社會影響力。 
 

活動評審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企業及機構銀行可持續金融執行董事麥礎允女士指出:中小企佔香發港企業96%,推動SDG需集體努力。她鼓勵企業善用自身故事,突顯在SDG與ESG方面的差異,吸引合作與人才。她強調獲獎只是起點,期望企業持續分享經驗,與銀行及其他夥伴攜手,推動香港可持續展,發揮更大社會影響力。
 

活動評審香港世界宣明會資源發展經理梁國權先生表示:世界宣明會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與人道救援,強調生物多樣性對綠色經濟、糧食安全及健康至關重要。他呼籲企業採用自然為本的減碳方案,應對氣候變化、污染與生態退化三大危機,並鼓勵大眾以創新思維共建可持續未來。
 

活動評審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管理學系兼職講師及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員余潔瓊博士表示:參加比賽本身已經顯示出企業對SDG及ESG的重視,這種意識值得肯定。可持續發展並不僅僅是環保、社會或經濟某一方面的成功,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平衡才能真正實現,無需一步到位,只要開始行動,就有機會進步。 
 

活動評審奧雅納氣侯變化及可持續發展主任黃綺婷女士分享協助企業符合可持續標準的經驗,指出供應鏈一致性是國際企業的挑戰。她讚賞中小企的參與,強調可持續發展需跨界合作與高層溝通。引用評審準則,她呼籲關注碳排放與生物多樣性,為下一代共建可持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