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滙豐擬將恒生私有化 作價155元 恒生將撤上市地位 股價狂飆26%

更新時間:10:47 2025-10-09 HKT
發佈時間:08:20 2025-10-09 HKT

【恒生/滙豐/恒生私有化】滙豐控股(005)建議私有化恒生(011),並撤銷其上市地位,作價155元,較恒生周三收市價119元溢價約30.3%。

恒生銀行股東將獲得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該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不過,恒生銀行於公告日期後宣派且記錄日期為計劃生效日期前的所有其他股息,將從計劃對價中扣除。公告又表示,155元的計劃對價將不會提高,滙豐控股及滙豐亞太亦不保留提高計劃對價的權利。

恒生高見168元|港股開市

恒生今早高開14.95%,報136.8元,曾高見168元;現升約26%,報150元。滙控現跌7%,報102.9元。

相關文章:恒指高開32點 恒生獲私有化飆15% 滙控跌近3% 分析籲勿高追恒生|港股開市

較分析員中位目標價高逾41%

滙控又指,計劃對價相當於隱含市賬率遠高於香港可比同業公司,隱含2025上半年度市賬率1.8倍 (實際及未經審核數字),對比香港可比同業公司中位數(0.4倍)。

同時,155元作價亦較市場股票分析師對恒生銀行最高目標價131元溢價約18.3%,以及較中位目標價109.5元溢價約41.6%。滙豐控股及滙豐亞太認為,此計劃對價較恒生銀行股份的市場價值呈豐厚溢價,並反映恒生銀行於未來數年業務發展的潛在價值,同時為計劃股東提供即時變現的機會。

恒生部署|應關注私有化概念同業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黃敏碩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表示,今早匯控股價反應比較大,因進行這項私有化後會暫停三季回購,加上相信需要一定的資金進行私有化,其後亦要處理恒生的呆壞帳,市場均比較擔心。獨立股評人唐牛認為,私有化消息將利淡滙控,原因在於以1.8倍PB高價私有化恒生,而且又停三季回購;恒生部署方面,主要都是「睇有貨食唔食」,不會高追入市,但可留意一下多年來均有炒私有化概念的同業,例如東亞銀行(023)及大新(2356)。

相關文章:恒生私有化|市場關注滙豐戰略意圖 專家:溢價三成 作價合理

滙控私有化恒生銀行 料未來三季停回購|古天后

恒生將保留持牌銀行地位

公告表示,尊重恒生銀行的深厚傳統、品牌形象和獨特文化,並將同時提升其市場定位。恒生銀行將保留其根據香港銀行業條例所獨立獲授的持牌銀行認可,並維持獨立的企業管治、品牌形象、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及分行網絡。是次私有化不會改變恒生銀行與其客戶的日常互動。客戶的銀行賬戶和客戶經理(如適用)等將維持不變。在此之上,恒生銀行客戶更可享受滙豐更廣闊的全球網絡及金融產品配套。

私有化後,滙豐亦能更大規模以及更同步地在兩個品牌部署科技投資,為客戶提供創新及更高效的金融服務。滙豐將繼續策略性地投資於恒生銀行的人力資本,並為恒生銀行員工提供更多元化的培訓及工作機會,提升人才事業發展。除此以外,恒生銀行將受惠於滙豐的全球金融資源、資本管理以及市場准入。

恒生上市當日市值16.5億元

回顧歷史,恒生是戰後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銀行,掛牌日以175元高開,全日最高見186元,收報165元,較上市價100元大漲65%,上市當天市值已高達16.5億元,現時恒生市值約2820億元。

相關文章:恒生私有化丨港戰後首間上市銀行 將撤上市地位 逾50年市值飆170倍

滙控三季內不回購股份

對滙豐集團方面,滙控預期,透過剔除恒生銀行的非控股權益盈利扣減,建議將會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滙豐將繼續維持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為每股普通股盈利(不包括重大須予注意項目及相關影響)的50%。滙豐最新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CET1比率為14.6%。根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分析,預計建議完成後的首日資本影響約為125個基點。

預期將透過結合自身業務的資本生成,以及由公告日期起計三個季度內不再啟動任何進一步的股份回購,將其CET1比率恢復至14.0% - 14.5%的目標營運範圍。重新啟動份回購的決定將取決於滙豐按季度如常進行的股份回購考量及内部審批流程。

林慧虹被委任為恒生銀行CEO

事實上恒生近期有高層變動,上月4日,滙控公布恒生行政總裁施穎茵將於任期屆滿後,回歸擔任滙豐香港區副主席,負責滙豐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的顧問工作,協助全面發揮香港業務的潛力。同時,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將被委任為恒生銀行行政總裁。至於林慧虹目前職務,則由現任滙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總經理伍楊玉如兼任。

相關文章:恒生私有化|滙豐恒生高層早有變動 「滙豐一姐」林慧虹轉掌恒生

金管局按既定機制審批

金管局表示,知悉有關計劃,一直與相關銀行保持溝通,並按既定機制和程序進行有關監管審批。局方表示,留意到滙豐控股表明此交易是對香港的一項重大投資。交易完成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和恒生銀行將會繼續作為兩家獨立的認可機構營運。金管局會繼續與相關機構保持溝通。

相關文章:

恒生私有化|滙控CEO艾橋智稱交易體現對港經濟承諾 繼續投資香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