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補腦」不靈改「補芯」 六個核桃生產商押注的全球獨角獸啥情況?

更新時間:21:15 2025-09-29 HKT
發佈時間:21:15 2025-09-29 HKT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近年來,養元飲品(603156.SH)業績陷入停滯狀態,2025年上半年還面臨營收、利潤雙降的挑戰。過去一周,這家飲品公司卻因一筆跨界投資「出圈」。

9月26日,養元飲品收穫連續第3個漲停,收盤價28.14元(人民幣,下同)/股,創下2018年上市以來股價新高。相較於9月23日漲勢啟動前,該公司累計漲幅約達33.11%,市值增加88.2億元,達到354.64億元。

股價異動下,養元飲品接連發佈兩份風險提示公告。其中,最新公告一改此前風格,提及公司曾斥資16億元參股長江存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存集團」),有意強化外界對其「投資半導體」的印象。坊間認為,這似乎玩出一股欲擒故縱意味。

不過,9月29日早盤,養元飲品在開盤漲停後遭遇「破板」,截至中午,該股收報29.6元,漲幅回落至5.19%,成交金額放大至11億元,換手率7.22%,市值373億元。

▲養元飲品股價走勢截圖
▲養元飲品股價走勢截圖

警示風險 回應入股長存事宜

9月25日,養元飲品已提示風險,公司連續2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經自查及向實控人姚奎章發函詢證,截至公告披露日,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次日,養元飲品再迎漲停,第二次風險提示公告表述有所調整。公告稱,2023年12月11日,公司董事會決定透過蕪湖聞名泉泓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泉泓投資」),以貨幣出資16億元對長存集團增資,並強調該項投資為財務性投資。

截至目前,泉泓投資持有長存集團0.98%股份,持股比例較低。養元飲品稱,該項投資尚未獲得收益,未來投資收益存在不確定性。而且半導體行業具有週期特徵,還面臨工藝迭代快、資金投入大、研發週期長等經營風險,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9月25日養元飲品龍虎榜交易數據
▲9月25日養元飲品龍虎榜交易數據

儘管如此,這筆投資仍吸引不少資金炒作。9月25日龍虎榜數據顯示,買入前五席的合計買入金額佔總成交量的40.59%;賣出前五席的合計賣出金額佔總成交的41.05%,可見個股交易由主力資金主導,多空博弈激烈。

長存股改完成 半導體獨角獸受追捧

消息面上,9月25日有媒體報道,長存集團日前舉行股份公司成立大會,選舉首屆董事會成員,此舉或標誌著其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

《星島》記者查詢發現,9月25日,長存集團已完成企業名稱及董監高變更,註冊資本從1132.79億元減少至178.2億元。而這一調整源於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將原公司淨資產按照比例折合成股本,剩餘部分計入資本公積。也就是說,長存集團原註冊資本中,178.2億元被折合成股本,剩餘差額部分954.59億元則轉入「資本公積」科目。

▲長存集團工商信息變更,來源:企查查
▲長存集團工商信息變更,來源:企查查

資料顯示,長存集團2016年7月成立於武漢,是集晶片設計、生產製造、封裝測試及系統解決方案產品於一體的存儲器IDM(設計製造一體化)企業。其全資子公司長江存儲,是國內唯一的3D NAND原廠,核心技術為自主研發的晶棧®Xtacking®架構,透過晶圓鍵合技術實現存儲單元與周邊電路的獨立設計,顯著提升晶片性能與產能。在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中,長江存儲以1600億元估值首次入圍,位列中國十大獨角獸第9、全球第21。

從市場端看,AI大模型訓練、雲端數據中心等的擴容,推動全球存儲市場對DRAM及NAND需求激增。而在供給端,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國際巨頭庫存不足,行業已出現漲價潮。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觀察預估,NAND Flash第四季各類產品合約價將全面上漲,平均漲幅達5%-10%。

在高景氣度下,國產存儲企業被寄予厚望,長存集團股改消息也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反響。

2025年4月25日,養元飲品就披露過增資入股長存集團事宜,第二個交易日(4月28日)即收漲6.08%,但此後因無更多信息披露,股價開始回落;直至9月25日長存集團股改消息曝光前後,股價再度暴漲。

養元頻頻跨界 投資收益卻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完成股改後,長存集團已具備申報IPO的基本條件。

市場預計,長存集團或將於2026年二季度前向證監會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募資規模或達300億-400億元。對於養元飲品而言,若這家獨角獸上市,其對外股權投資也有望受益。

事實上,養元飲品一直在探索股權投資的商業營運模式,參投長存集團是其迄今為止最大一筆投資。

截至2025年6月底,該公司還對外投資了中冀投資、重慶紫光華智科技有限公司、瑞浦蘭鈞(0666.HK)、新潮傳媒、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涵蓋半導體、新能源、商業航天、廣告傳媒等領域。

▲養元飲品對外股權投資情況(2025年6月底)
▲養元飲品對外股權投資情況(2025年6月底)

在這些投資中,對瑞浦蘭鈞的投資僅次於長存集團,達到8億元。瑞浦蘭鈞是青山控股集團的核心新能源平台,2023年12月登陸港交所,但截至2025年9月26日,其收盤價13.02港元/股,遠低於發售價18.3港元/股。

2025年半年報顯示,養元飲品對瑞浦蘭鈞的投資剩餘帳面價值僅5.24億元,浮虧約2.26億元。

整體來看,截至2025年6月底,養元飲品對外股權投資的11家公司,合計投資額37.98億元,期末帳面價值卻僅33.22億元,浮虧約4.76億元。依靠股權投資打開增長空間的路徑,目前仍未走通。

數據也顯示,2020-2024年,養元飲品的投資收益分別為3.90億元、3.41億元、219.61萬元、-1.29億元及-1.26億元,呈現對外投資增加、收益卻下滑乃至虧損的趨勢;2025年上半年,其投資收益錄得0.88億元,同比增長482.50%,但未能扭轉長期頹勢。

業績停滯 六個核桃銷量萎縮

股權投資終究只是未成型的探索,資本市場長期關注的仍是養元飲品的主營業務。近年來,該公司處於戰略轉型陣痛期,短期業績持續承壓,亟需突破增長瓶頸。

數據顯示,2020-2024年,養元飲品營收分別為44.27億元、69.06億元、59.23億元、61.62億元及60.58億元,不僅與2015-2016年的90億規模差距明顯,近三年增長也十分有限;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進一步下降至24.65億元,同比下降16.19%。

利潤端同樣起伏不定,2020-2024年,歸母淨利潤先降後微升,2023年跌至近年低點14.67億元,2024年反彈至17.22億元;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錄得7.44億元,同比下降27.76%,降幅大於營收,主要因對應廣告費同比增加。

▲養元飲品歷年凈利潤變化情況,來源:同花順
▲養元飲品歷年凈利潤變化情況,來源:同花順

業績波動的核心原因,是以「六個核桃」為代表的核桃乳飲品銷量持續下滑。2018年,養元飲品生產植物蛋白飲料等87.24萬噸,銷售87.44萬噸;至2024年,生產植物蛋白飲料已收縮至57.17萬噸,同時採購功能性飲料5.12萬噸,對應銷售植物蛋白飲料56.53萬噸,銷售功能性飲料5.09萬噸,核心產品規模大幅縮水。

由此,養元飲品也被投資者詬病核心產品老化、渠道結構單一等問題。今年9月10日,該公司總經理范召回應稱,公司將持續打造多元化產品矩陣,透過精準細分消費場景和人群需求,構建多價格帶的產品體系。同時深入推進全域分銷工作,並圍繞消費者優化C端營運策略等,持續拓展消費新場景。

就當下而言,養元飲品的戰略轉型成效仍有待觀察。昔日靠「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創造市場行銷神話的企業,管理層如今或許更亟需「經常用腦」,除了跨界投資,為公司找到業績新增長點的「六個核桃密碼」,才能有效提振發展潛力。

《星島》見習記者 鍾凱 廣州報道

編輯︱胖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