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百達看好中國股市根本性轉變 AI技術僅落後美國數周
發佈時間:15:16 2025-09-23 HKT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及研究主管陳東預計,未來十年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實際回報可提高近3個百分點。他特別指出,中國股市正脫離傳統銀行、地產股主導格局,科技股在指數權重持續提升,人工智能(AI)技術已逐步滲透至各行業,生物科技企業亦積極與跨國製造巨企合作,加上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市場生態將迎來根本性轉變。
中資科技股利潤率料顯著跑出
陳東指出,參照美國市場經驗,當地科技企業利潤率高達20.3%,遠超標普500指數(撇除金融及科技股)的7.2%,預計中資科技股利潤率亦將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其中AI基建及應用、半導體產業鏈,以及生物科技、自動駕駛、機械人等領域,均屬高增長賽道,有望成為推動股市回報的核心動力。
未來中美主導全球AI生態
至於全球AI發展格局,陳東認為正逐步走向兩極化,數據顯示,2020年底至今,大型語言模型能力已實現3倍增長,目前美國OpenAI仍保持領先優勢,但中國企業如深度求索(DeepSeek)、阿里巴巴(9988)、字節跳動等,在模型性能上的差距正快速縮小,部分領域僅落後數周。他預計,未來全球或形成美中主導的兩大AI技術生態,部分國家將面臨「選邊站」的現實挑戰。
今年中國通縮壓力仍在
經濟預測方面,陳東認為主要經濟體表現呈現分化,在中國方面,預期今年通脹將從2%微降至1.9%,核心原因是房地產市場低迷與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下,政府應對通縮壓力面臨挑戰,後續政策對經濟預期的提振效果值得關注。
下調美國GDP預測 歐洲因德國改方針有望增長
他認為,美國與歐洲的經濟則呈現「一降一升」勢頭,其中對美國GDP增長預期,從去年2.1%,下調10個基點至2%,主要受關稅政策衝擊及特朗普政府新移民政策拖累,增長動能略放緩;歐洲則成為亮點,GDP增長預期從1.5%,上調20個基點至1.7%,關鍵在於德國放棄長期嚴格財政立場,轉而推行大規模借貸與投資,其「遊戲規則改變者」式調整或延伸至歐洲其他國家,推動大陸迎來結構性復甦。此外,他預計日本通脹預期從1%,大幅升至1.7%,因過去12至18個月通脹向2%目標靠近的確定性增強,打破市場對其持續性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