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季經調整少賺18%遜預期 ADR急升9% CEO:外送份額領先 料規模助每張單少蝕一半
發佈時間:18:04 2025-08-29 HKT

阿里巴巴(9988)上季收入2476.5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符預期,如撇除已出售的高鑫零售及銀泰百貨收入,則增長10%。經調整利潤335.1億元,跌18%,略低於市場預期。阿里績後造好,美股ADR(BABA)一度急升9%。
8月日均訂單8000萬張
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指出,淘寶閃購單日訂單量高峰達到1.2億張,8月至今日均訂單量亦達8000萬張,7月起外送到家的訂單份額「已經領先行業」;同時目前即時零售月度活躍買家數達3億名,較4月前水平急升2倍,從而帶動淘寶應用程式的月度活躍買家增長25%。
料即時零售未來3年帶動1萬億元新GMV
市場關注外賣大戰的財務影響,吳泳銘指出,「規模是決定效率的第一因素」,現時在即時零售市場已取得新規模及份額,隨著物流及補貼效率提升,預計即使維持現時優惠投放力度,短期單位經濟(UE)虧損仍可減少一半,長遠亦有信心效率達到行業領先。他續指,正在推動天貓品牌線下門店加入淘寶閃購,預計未來3年,淘寶閃購及即時零售可帶來1萬億元的新增GMV。
CEO吳泳銘:零售業務帶動活躍用戶及訂單量新高
吳泳銘在業績中表示,季內聚焦消費、AI+雲的戰略,實現強勁增長,大力投資即時零售業務,快速取得階段成果,通過整合消費平台,產生顯著協同效應,帶動月度活躍消費者及日訂單量創新高。他指,在持續強勁的AI需求推動下,雲智能集團收入加速增長,AI收入在雲外部商業化收入佔比顯著,而未來將圍繞大消費和AI+雲兩大戰略重心繼續投入,實現長期增長。
AI產品收入連續8季倍升
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徐宏指,核心業務實現強勁的收入增長,客戶管理收入按年增長10%,雲智能集團收入增長26%,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第8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他稱,核心業務的優勢進一步鞏固該集團的信心,並提供資源支持對即時零售和AI的重大投入,於踐行提升經營效率的承諾上表現出色,季內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按年大幅減虧,接近盈虧平衡。
業績匯報整合成四大板塊
阿里今次財財報起將業務板塊重新分類,包括將淘天集團、餓了麼與飛豬的戰略整合,組建「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菜鳥、高德及大文娛集團重分類至「所有其他」;至於AIDC及雲智能集團分類不變,令業務劃分成4個。
淘寶閃購帶動 中國電商收入增10%
季內中國電商集團收入1400.72億元,按年增10%,其中電商業務收入1185.77億元,增9%;而即時零售收入147.84億元,增12%,主要由「淘寶閃購」推動訂單量增長。不過中國電商集團的經調整EBITA為383.89億元,按年跌21%,主要是「淘寶閃購」及用戶體驗、用戶獲取和科技的投入所致,部分被該板塊雙位數收入增長所抵銷。
AIDC收入347.41億元,增長19%,經調整EBITA虧損為5900萬元,大幅少蝕98%,主要由於速賣通營運效率顯著提升,以及其他多項業務效率提升推動。
雲智能收入升26%
雲智能集團收入333.98億元,增長26%,經調整EBITA是29.54億元,多26%,主要由公共雲業務收入增長和營運效率提升所致,但部分被對客戶增長和技術創新投入增加所抵銷。
菜鳥收入下降 盒馬高德有增長
至於其他分部收入為585.99億元,跌28%,主要是處置高鑫零售和銀泰業務導致收入下降,菜鳥的收入亦下跌,但盒馬、阿里健康(241)和高德的收入增長;分部經調整EBITA錄得虧損14.15億元,擴大31%,因技術業務的投入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