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故宮」大篷車進校園 4年走訪160校 5萬學生沉浸體驗故宮文物
發佈時間:18:08 2025-11-10 HKT
為深化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由故宮博物院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中國文化研究院協辦的「HELLO!故宮」大篷車活動,將於本學年起展開為期四年的巡迴,走訪160間香港及內地中小學,為師生帶來沉浸式數字文化體驗,預計5萬名學生受惠。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10日)出席啟動禮時表示,弘揚中華文化是發展香港文化的重要方向,活動與該理念一致。
文體旅局長羅淑佩、公益慈善研究院副主席兼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龔楊恩慈、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以及中國文化研究院理事會主席李焯芬出席啟動禮並擔任主禮嘉賓。
羅淑佩:激發年輕一代學習中華文化興趣
羅淑佩指出,截至今年9月,康文署已舉辦逾50項相關推廣活動,吸引超過70萬人次參與。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正全面推廣多元中華文化,並與教育局合作加強教師培訓,內容涵蓋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協助教師在校內推廣。
她強調,透過沉浸式教育,可讓學生認識故宮建築、文化及宮廷生活,從小培養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與欣賞,提升身份認同。是次活動結合科技與藝術,生動呈現故宮文物,相信能激發年輕一代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
「HELLO!故宮」大篷車分為「數字化展品互動體驗車」及「社教體驗箱」兩部分。每年將巡迴30間香港學校和10間內地學校,四年共惠及160間中小學。現有4間先導學校已率先參與,包括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及鳳溪第一小學。
參與學生體驗做御廚 嘆科技日新月異
鳳溪第一小學4位同學在啟動禮上向嘉賓講解展覽。負責介紹《千里江山圖》、數字多寶閣和「親製御膳」的李同學表示,初次看到展覽時感到「很驚奇」,每件文物透過螢幕呈現,宛如真實出現在眼前,令她印象深刻,「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很厲害」。她最喜歡在互動裝置中製作宮廷御膳,「可以體驗當御廚,製作六道菜品給太后和皇帝,還學到不同食品該用什麼容器盛裝。」
負責講解故宮屋頂和脊獸的黃同學亦分享,活動讓他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例如太和殿屋頂上排列的押魚、狻猊、獬豸等十隻脊獸。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鄒立明表示,得知活動後覺得非常吸引,立即答應成為先導學校。學校於10月初已舉辦為期三天的展覽,邀請全校學生和家長體驗,「整個活動很完整,配有導賞員講解及學習冊,讓同學作事前準備和事後延伸閱讀。」
「數字化展品互動體驗車」內設五大展區,透過沉浸式學習、互動裝置和觸控體驗,介紹故宮建築、飲食、文物鑑賞、服飾及修復技術。「社教體驗箱」的頂部設計極具宮殿建築特色,設有「手腦並用」互動環節,學生可親手觸摸脊獸、斗栱、窗欞等構件,並以VR 360度欣賞故宮角樓。
記者:何姵妤、曾智華
攝影:蘇正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