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你講故.多圖︱港足將迎新加坡「生死戰」 細數139年跌宕起伏 東亞運奪金載史冊

更新時間:11:00 2025-11-16 HKT
發佈時間:11:00 2025-11-16 HKT

香港足球代表隊本周二(18日)將坐鎮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迎戰新加坡,上演亞洲盃外圍賽「生死戰」,若勝出則提前躋身決賽周。港隊在本屆亞盃外第3輪首次啟用啟德新主場,吸引大批市民湧入球場支持,對孟加拉一戰的45,489人入場,刷新了港隊主場紀錄。回望香港足球歷史,1996年甲組聯賽總決賽快譯通對南華,曾創下31,088人的本地聯賽入場高峰;到2010年3月3日亞洲盃外圍賽香港大球場對陣也門,觀眾卻僅得1,212人。從高峰到谷底,再到啟德主場的一片紅海,香港足球究竟走過了怎樣的一段路? 本期同你講故,一齊回顧香港足球的起伏歲月。

回歸前︱96年港隊世界排名90位 歷史最高

1886年2月12日,布政司駱克與一批旅居香港的英人成立香港首間足球會,標誌著本地足球運動正式起步。1930年代,香港出現大批傑出球員,包括「球王」李惠堂、包家平、孫錦順、譚江柏等人。到1954年,香港足球總會加入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香港正式以港隊身份踏足國際舞台,屬於港隊的輝煌足球史正式展開。

1954年馬尼拉亞運會由中華民國隊奪冠,陣中有多達17人為香港球員,一代亞洲球王李惠堂也選擇出任其教練。當時球員一旦登記後,不能代表其他單位出戰,使港隊只能從剩餘球員中挑選,最後由李育德、何祥友、高保強等少數仍有資格代表港隊的一線球星領銜。

南華對快譯通︱本地聯賽3萬人入場支持

香港足球在這段時間迎來高光:1956年主辦首屆亞洲盃勇奪季軍;1958年闖入亞運八強;1960年,以香港球員為核心的中華民國隊成功晉級羅馬奧運。踏入90年代,香港足球迎來另一個高峰,國際足總自1993年建立世界排名制度,在1996年2月公布的榜單中,香港隊名列第90位,為香港歷史最高排名。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港甲賽事南華對快譯通多達31,088人入場,是本地聯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入場人數。

港足低潮期︱千禧年代青黃不接 各項賽事一無所獲

踏入千禧年代,香港面臨青黃不接困境,國際賽場上表現持續不濟。體院於1997年取消足球精英計劃資助並解散足球部,昔日「神童」盧均宜等人轉而前往流浪青年隊訓練,香港整體而言缺乏有系統的青訓體系。加上1997年世界盃外圍賽爆出假波醜聞、1998年亞運兩場輸11球等因素,各球隊投資大減、入場人數及社會關注度低迷,千禧變成香港足球的寒冬。

2012年世界排名172位 迄今最低

不過,千禧年代的港隊其實不乏著名球員,港隊歷史射手王「陳七」陳肇麒、門神范俊業、「和哥」李健和等人均在陣中。惟相比亞洲其他地區的進步,香港足球裹足不前,在國際賽場上始終未能突破:2002年世界盃外圍賽首輪分組賽僅得4分,敬陪末席;2006年得6分,再度首輪分組賽出局;2010年外圍賽稍有進步,於第二輪以0:3不敵土庫曼,無緣晉級下一圈;亞洲盃亦一直未能打進決賽周。

2012年11月,香港世界排名第172位,為至今最低。

相關新聞:

省港盃 |山度士:廣東球員硬如鐵 陳肇麒:黎Sir教落瘋狂跑

省港盃|李健和踢足12屆 憶當年盛況:半個球圈北上作客交流

東亞運金牌︱「陳七」熱刺跟操 趕及決賽頭槌扳平

2009年東亞運足球項目,港隊以小組首名晉級,四強再憑互射十二碼擊敗北韓。12月12日下午5時,決賽於香港大球場上演,香港以東道主身份迎戰日本。在31,884名現場球迷注視下,港隊上半場先失一球,下半場換入剛從倫敦熱刺跟操後趕返的陳肇麒,他隨即以頭槌破網扳平。雙方於法定時間戰成1:1,加時階段亦未再添紀錄,最終香港於互射十二碼階段勝出,歷史性奪得東亞運金牌。

港超、超青成立 本地足球專業化

在當時香港球壇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這面金牌再次喚起社會對香港足球發展的關注。政府其後於2011年正式推出鳳凰計劃,改革並推動香港足球發展,目標包括躋身世界前100、興建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等。時任港隊教練金判坤批評足總對港隊欠缺支援,世界排名目標「不切實際」,反而應該著眼將香港足球代表隊年輕化。2014年,港超聯成立;2020年,香港青年超級聯賽成立,本地足球走向專業化,亦為青訓提供了穩定的競賽平台,重新構建了年輕球員的培育基地。

2015年︱世盃外再掀港足熱 多幕經典球迷難忘

2015年,香港出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外圍賽,港隊擺脫過往頹勢,縱然最後只得小組第三出局,但贏得14分已是28年以來最好成績。對不丹7:0酣暢淋漓的大勝,取得世盃外相隔8年的勝利;旺角大球場對陣卡塔爾,白鶴、高梵於比賽末段,3分鐘內連入兩球的不放棄精神;再到陳肇麒頭槌絕殺不丹鎖定勝局。每一幕都深深印刻在球迷的記憶中。

最後一場客場挑戰卡塔爾,香港的出線形勢已然十分被動,最後以2:0落敗,無緣晉級。體育評述員鍾志光於賽後的肺腑之言,道盡了球迷們的心聲和遺憾,「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次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重新的起點。失望固然有,但並不是絕望,因為香港足球會繼續前進的。你剛才看到的那個熱淚盈眶的小球迷,便知道香港隊在香港人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

這一輪的世界盃外圍賽,再次引起香港足球討論熱潮,為之後發展提供助力。

港隊新篇章︱時隔56年再次打入亞洲盃決賽周

隨着陳偉豪、陳肇麒等球員相繼退役,陳晉一、茹子楠等越來越多港將外流,以及艾華頓及祖連奴等入籍兵的到來,香港足球開始進入一個新篇章,世界排名亦開始穩步回升至如今的146位。

2022年,港隊在亞洲盃外圍賽中成功出線,時隔56年重返2023年亞洲盃決賽周舞台。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這個決賽周席位得來不易,外圍賽第三圈,球員訓練乃至港超聯賽事都被逼暫停,球員狀態成疑,中堅李毅凱、「細佬」梁諾恆等外流港將均不獲放行,港隊只能以殘陣出戰。球隊在抵達印度後,又有12名職員及球員確診,印度環境令球員水土不服,加上香港球員黃駿軒賽前離世,港隊可謂身心俱疲。不過,港隊卻成功克服種種因素,分別以2:1及0:3挫阿富汗及柬埔寨,在最後一場小組賽前已確認至少會以最佳次名出線,繼1968年後再次躋身亞洲盃決賽周。

雖然在決賽周期間未得一分,但面對波圖球星塔雷米領銜的伊朗僅輸一球;面對世界排名69的阿聯酋,「少爺仔」陳肇鈞更是攻破對方大門。這屆亞洲盃的好表現,反映香港足球正重新在亞洲足壇站穩腳步。

杭州亞運︱八強爆冷贏伊朗 

要說近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港隊比賽,當數2023年歷史性躋身杭州亞運四強之役。小組賽期間,港隊雖然連續兩場輸給烏茲別克,但由於敘利亞及阿富汗放棄參賽,仍能以小組第二名晉級。

十六強面對巴勒斯坦,第48分鐘,安永佳接應孫銘謙橫傳,門前一蹴而就,助港隊1:0領先,其後門將謝家榮高飛低撲,屢獻關鍵撲救,助港隊鎖定勝局。八強對陣強敵伊朗,潘沛軒門前無人看管下抽射死角,一箭定江山,助港隊以1:0歷史性擊敗伊朗,港隊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爆冷闖入亞運四強。

謝家榮賽後淚灑:很不喜歡「雖敗猶榮」

雖然四強及季軍賽中因體能問題而不敵日本及烏茲別克,但球員們已然交出最好表現。賽後謝家榮激動落淚,表示自己很不喜歡「雖敗猶榮」一説,並就未能把銅牌帶回香港而道歉,期望香港足球未來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

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隊亦繼2005年、2009年及2015年後,再奪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香港最佳運動隊伍」。

憑杭州亞運會優秀成績,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隊再奪香港最佳運動隊伍殊榮。
憑杭州亞運會優秀成績,香港男子足球代表隊再奪香港最佳運動隊伍殊榮。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