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增兩宗輸入 患者分別曾到印度、澳門及珠海 居沙田九肚村及西營盤縉城峰
發佈時間:19:29 2025-11-01 HKT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今日(11月1日)下午5時,中心錄得兩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熱個案,屬輸入個案。首宗個案涉及一名32歲女子,住所位於沙田九肚村。初步調查顯示,她於10月9日至23日獨自到訪印度。她於10月23日出現皮疹及關節痛,10月24日出現發燒。她於10月29日向私家醫生求醫,同日向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醫及入院,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她的血液樣本對基孔肯雅病毒呈陽性反應。由於病人於潛伏期曾到訪印度,中心認為她是在外遊期間受到感染,屬輸入個案。中心會繼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會把個案通報印度衞生當局。
32歲男患者病發前3周到澳門及珠海
第二宗個案涉及一名32歲男子,住所位於西營盤縉城峰,他於10月4日至5日與3名家人一同前往澳門及廣東省珠海市旅遊。他於10月28日出現發燒,10月29日出現皮膚紅疹及手腳關節顯著疼痛。他於10月30日前往一間私家醫院的門診求診,昨日(10月31日)被安排入住瑪麗醫院,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他的血液樣本對基孔肯雅病毒呈陽性反應。
由於個案在病發前約3星期曾前往受基孔肯雅熱影響的地方旅遊,儘管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都在兩周以內,但部分感染人士初期病徵可能十分輕微而沒被察覺。此外,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人返港後沒有到過黃大仙鳳德邨一帶活動。因此中心不排除個案可能在外遊期間受到感染,中心會把個案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然而,為審慎起見,中心已即時聯絡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加強對病人在潛伏期內到過的地點進行滅蚊及控蚊工作;中心亦會安排他的3名同行人士接受血液檢測。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本港今年累計錄得54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兩宗屬本地個案,52宗屬輸入個案。
截至今日下午5時,中心透過設於鳳德商場二樓的醫護站、熱線電話及於鳳德邨進行上門探訪,已為約10 200名居民作評估,並已安排38名出現輕微病徵的市民接受抽血檢查,化驗工作正陸續進行。截至今日下午5時,中心已完成檢驗36名市民的血液樣本,全部對基孔肯雅病毒呈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