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騙受害者平均損失近6,800元 社聯夥Google培訓社福機構人員應對網絡威脅
發佈時間:15:17 2025-10-30 HKT
本港網絡騙案威脅日趨頻繁,在過去12個月,每名受害者平均損失近6,800港元,其中五分一因詐騙内容「非常逼真/可信」而被騙,更有不法分子企圖利用人工智能(Al)技術作案。有公司以逾50項措施強化相關大型語言模型,阻止全球數十億條違反政策的廣告接觸到消費者。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亦與相關公司合作,開發了名為「SocSmart」的AI聊天機器人,支持社福機構內探索與試行各應用場景,並繼續培訓超過400名社福機構人員,人數為去年的 1.5 倍。
近兩成受訪者每日遇到網絡詐騙
一項業界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三(77%)受訪香港成年人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遇到一次或多次網絡詐騙,其中部分人更頻密至每周多次(25%),甚至每日(19%)遇到。不法分子最常用以接觸市民的渠道是電話(59%),其次是文字或短訊(54%)。
近三分二(66%)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曾遭遇網絡詐騙陷阱,其中投資詐騙(54%)和意外之財騙案(54%)是最常見的詐騙類型。13%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因網絡詐騙而蒙受金錢損失,每人平均損失6,798港元。調查亦指出,近五分一(19%)受害者表示,其受騙主因是詐騙内容「非常逼真/可信」。
已培訓逾400名社福機構人員 為去年的1.5倍
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總經理余名德表示,AI不僅能幫助應對網絡騙案的威脅,更是進一步推動網絡安全防禦戰略的有效及重要工具。為避免用戶經電話和文字或短訊遇到詐騙,公司推出了「安全連結」等新功能,同時以逾50項措施強化相關大型語言模型,阻止全球數十億條違反政策的廣告接觸到消費者。
另外,今年社聯與Google已共同培訓了超過400名社福機構人員,內容涵蓋網絡安全和負責任AI的應用,受惠人數為去年的1.5倍。作為培訓範圍的擴展部分,部分社福機構代表更參與了試行工作坊,為其機構更深入探索不同AI應用方案的可行性,並展開內部試行。
如何安全且負責任地運用AI成社福界挑戰
社聯利用AI模型開發了一款名為「SocSmart」的AI聊天機器人,「SocSmart」以與社福界日常工作最為相關的政策及手冊作訓練,旨在為社福機構及人員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平台,以便在需要時快速掌握政策詳情和更新,「SocSmart」預計於下月底推出測試版。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總監(善用科技)何美儀表示,隨著AI在職場上的應用日益普及,如何安全且負責任地運用AI,讓之發揮最大作用,是社福界目前的挑戰。社福機構需採用具系統性、企業級的方式部署AI 應用,以應對合規、資源有限等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