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4%居民支持棚屋及魚排活化成民宿 盼帶動年輕一代回流 提升社區活力
發佈時間:17:48 2025-10-21 HKT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無處不旅遊」,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提倡,將大澳與大嶼南的棚屋及魚排活改建為民宿。他於今年暑假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122名居民及534名旅客,調查結果顯示有84.3%居民支持及非常支持,將棚屋及魚排活化為民宿;62%旅客表示願意嘗試新鮮住宿方式。
調查結果亦顯示,有87%居民希望推動旅遊,可幫助改善交通配套,但有56%居民擔心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有76%旅客希望活化可保留傳統建築風格特色;61.8%可接受800至1499港元的住宿費區間。
居民:活化能使年輕一代回流
郭偉强表示,香港開埠以來都是由漁村開始,漁村對於香港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底蘊,今次針對漁民的歷史文化和建築提建議。他強調,縱然有五成六居民擔心活化工作或影響生態,但整體有超過八成居民支持活化棚屋及魚排,顯示他們不排斥這樣做,只是有點顧慮,故當局日後推行這些政策時就要考慮到這點,協助他們解決。
他又引述受訪的居民表示,現在區內沒有經濟活動,很多年輕一代被逼出去「搵食」,一旦能活化該區製造經濟活動,年輕一代會回流,令到整條村更有活力。被問到將來會否擔心有財團收購令項目失去原有風貌,他笑言若有的話,相信村民願意聆聽他們的計劃,但目前沒有。
林志挺:活化能增加旅遊體驗
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副主席林志挺表示,現時流行體驗式、沉浸式旅遊項目,很多地方都會以當地的自然環境去創造,例如海南陵水新村鎮魚排民宿,以及馬來西亞海上度假屋,可以宣傳漁村文化及增加經濟活動。他認為香港的旅遊資源很豐富,但目前開發及利用不足,若大澳與大嶼南進行活化,可以增加不同的體驗。
鄭炳鴻:應為大澳棚屋牌照申請立專例
保育建築專家鄭炳鴻表示,自己曾獲邀到棚屋留宿一晚,感覺非常不同,認為香港年輕一代應去親身體驗,認識香港的歷史、建立身份認同。他舉例指學校可要求學生到棚屋體驗才有學分,同時嘗試不同的體驗工作坊,如曬鹹魚等,增加對社會的體驗。
而目前大澳棚屋分為牌照屋及登記寮屋,受牌照所限難以申請成為民宿。他建議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專為該區棚屋發展立例,制定其獨特的要求及標準,讓社區可以保留原有風貌同時可以發展。他不希望項目演變成商業消費,應偏向更多教育及體驗式的項目。
記者、攝影: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