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飲用水︱許正宇:事件原可避免 同意「人」的執行問題佔多 「大家都唔係第一日出嚟做嘢」

更新時間:10:35 2025-10-21 HKT
發佈時間:10:35 2025-10-21 HKT

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昨日公布,物流署已即時落實6項措施,其中包括提升採購人員的盡職審查能力,審計署報告亦揭發物流署採購工作8項不足之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出,今次事件顯示部門採購時的洞察力與警覺性,與市民及政府的期望存在落差,因此當局提出多項改善措施,強化採購人員的把關權責。他又認為事件原可避免,要是所有同事都了解自己職責、做好把關本份,事件原可避免。

政府飲用水︱部分人要「有權識用、敢用」

許正宇今早(21日)在港台節目表示,今次事件顯示部門採購時的洞察力和警覺性對社會最新情況的敏感度不足,與市民及政府的期望有落差,因此推出措施,包括制度方面的改革,將修訂《招標和合約的標準條款》,並制定相應指引,強化審查機制與合約管理權限,授權採購人員實地考察及透過第三方驗證供應商資料,以提升警覺性。他期望公務員不僅「有權可用」,更能「有權識用」與「有權敢用」。

相關新聞:

政府飲用水︱審計署揭物流署8宗罪 斥鑫鼎鑫明顯詐騙 印章「樂百氏」變「百氏」 竟可重交了事

政府飲用水︱財庫局公布6大措施 提升部門採購工作警覺性 政府將作紀律調查目標年底前完成

研究建立更有效通報機制

其次,當局將加強跨部門訊息互通,研究建立更有效的通報機制,若採購過程中發現標書存在疑點,相關資訊將即時分享,供其他部門參考,避免因訊息不透明而衍生問題;第三項措施則聚焦於工作文化的重塑,許正宇指出,在社會環境日趨複雜、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的背景下,公務員應保持「多點疑心、多點小心、多點上心」的態度,與時俱進,強化自身專業能力,並建立「主人翁文化」,將政府採購視同個人採購,對採購過程中任何未能解釋的疑點主動提出質疑。

下一步紀律調查將從各層面展開

許正宇坦言,此次事件明顯部門把關者角色有待加強,而內部訊息流通與風險意識同樣關鍵。他強調,採購作業涉及不同層級人員,因此下一步紀律調查將從各層面展開,逐一審視相關人員的職責。

許正宇重申,政府採購絕非僅以價格為首要考量,此次事件也非「價低者得」所致,投標者須先符合一系列技術要求,政府才會考慮價錢問題,否則再便宜,也不會買。他進一步表示,不希望審核流程流於機械化的「剔格仔」、「睇文件」形式,而是從制度著手,全面提升盡職審查效能,鞏固把關角色。

「如同事有做好本份,事件不會發生」

許正宇及後在商台節目被問及事件是否「人」的問題佔較多,沒能執行好職責,許正宇指「係嘅」,亦因此政府三大工作方向中,也包括重塑工作的文化。他明言:「大家都唔係第一日出嚟做嘢啦……只要同事有做好自己本份,知道有咩責任要履行,今次事件係唔會發生。」他認為事件「有危有機」,讓大家有機會檢視現有問題。

審計署報告中,提到鑫鼎鑫提交的文件中,製造商公司印章名稱不正確,此乃「明顯的詐騙跡象」,但物流署卻沒有直接聯絡製造商,以核實兩份文件的真偽,又沒有即時向相關執法機構舉報,竟只要求鑫鼎鑫重新提交了事。被問到此舉是否「唔做嘢」甚至縱容了詐騙行為,許正宇指不排除確實有同事基於「公平競爭」原則,對一些新加入市場的投標者較寬容,認為他們是因為不熟悉香港規則,可能想「幫」有關承辦商重新符合要求,但他認為如這做法導致作出一些不應做的決定,也是不應該的。

他又指過去數月與物流署同事的交流會中,有提醒除了「跟規則」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警覺性及意識,成為工作文化的一部分,做好日後的採購工作。「任何嘅改革,一定要有參與感嘅,你唔可以純粹自上而下咁壓落去」。

至於審計署提到鑫鼎鑫並不在名冊內的138個供應商之中,仍然能中標。許正宇澄清指該名冊不是「指定供應商」名單,只是一些聯絡的公司名單,基本上是「來者不拒」,不須審核,所以與服務水平無關,僅作聯絡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