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有紀錄最遠十號風球 毋須「正面襲港」已吹颶風 戰後生效時間第二長

更新時間:13:54 2025-09-24 HKT
發佈時間:13:54 2025-09-24 HKT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天文台一度發出十號颶風信號,至下午1時20分以八號信號取代。樺加沙影響香港時間長,颶風圈廣闊,毋須「正面襲港」(在香港100公里內掠過)已導致天文台發出十號風球。這是戰後紀錄較齊全以來的第一次,有颱風從未進入本港100公里範圍已須發出十號風球。

颱風樺加沙︱「平西」移近珠江口 未如原先預期正面襲港

颶風圈「僅僅擦過」 岑智明:香港又避過一劫!

由於樺加沙移近珠江口時,出現一段「平西」移動路徑,未有如原先預期般正面吹襲香港,今日早上最接近香港時,中心距離香港約120公里。不過由於其颶風圈龐大,颶風足以影響香港南部。對於颶風圈「僅僅擦過」而未釀成更大災害,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就在社交平台形容:「香港又避過一劫!」

相關新聞:

颱風樺加沙.直擊︱八號信號生效 天文台:會在今晚8時前維持 隨後視乎風力減弱程度考慮改發三號

颱風樺加沙︱戰後生效時間第二長十號波

翻查過往紀錄,若以最接近香港時計算,中心距離香港最遠的十號風球(以戰後紀錄較齊全計算),是2012年的強颱風「韋森特」及2018年的強颱風「山竹」,均為距離香港天文台100公里。

不過以十號風球發出時計算,2018年9月16日山竹襲港時,天文台於上午9時40分發出十號風球,當時(上午10時)山竹距離香港150公里;而今次樺加沙,則在距離香港130公里時,令天文台發出十號信號。因此以發出時的距離而言,仍是山竹較遠。

另一方面,樺加沙導致天文台在9月24日凌晨2時40分發出十號風球,至下午1時20分改發八號信號,共維持10小時40分鐘。在戰後歷次十號風球中,時長僅次於1999年的颱風「約克」(11小時)。

相關新聞:

颱風樺加沙︱風力達時速195公里! 十號波懸掛 平一項塵封61年紀錄

颱風樺加沙︱年內兩度十號 平1964年紀錄

如前所述,香港在戰後只曾一次在同一年內兩度發出十號颶風信號。1964年,因應颱風「露比」及「黛蒂」的影響,先後於9月5日和10月13日,兩次發出十號信號。

今年7月颱風韋帕襲港,天文台曾於7月20日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生效6小時50分鐘。換言之樺加沙襲港期間天文台發出十號風球,是今年內第二次,亦是相隔61年再次一年內有兩次十號風球,平了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