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本港整體回收率上升 政府暫緩推行垃圾收費 楊永杰:務實和貼地做法
發佈時間:15:19 2025-09-23 HKT

政府去年5月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原定今年7月向立法會匯報。環境及生態局今日(23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宣布現屆政府將維持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稱政府推行的各項減廢回收工作已經收到明顯效果。局方又稱,全球貿易戰和地緣政治局勢日趨複雜,過去收到的意見亦反映「當前經濟充滿挑戰」,以及經濟轉型帶來壓力,社會不支持現階段實施垃圾收費,政府需要避免相關政策對市民和商界,特別是中小企和基層市民帶來額外負擔。政府會因時制宜和循多方面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
七至八成受訪者認為現階段不應垃圾收費
環境及生態局提到,政府就應否實施垃圾收費,委託了第三方民意調查機構進行電話調查,同時社會上不同媒體和機構亦有進行民意調查,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約七至八成受訪者認為現階段不應該,或不適合推行垃圾收費。
有九成受訪市民表示願意主動參與減廢回收;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政府的優先工作是設置更便利的回收設施及加強減廢回收的宣傳和教育。
局方續指,過去數月亦收到不少來自物業管理、飲食及清潔業等界別代表的意見,均表示雖然贊同推動減廢回收, 但現時正面對人手不足和經營挑戰,不希望政府急於實施垃圾收費。局方認為,從市民和業界聲音可見,要在現階段實施垃圾徵費,「實在欠缺所需的社會支持」。
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自 2021年起連續三年持續下降,由2021 年平均每日11 ,358公噸,減至2024年平均每日10,510 公噸,減少共7.5%。人均棄置量亦由 2021年的高位,每人每日1.53公斤持續下降至2024年每人每日1.40公斤,三年間下跌約 8.5%。
政府亦會持續完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包括提升「綠在區區」現有 800 多個公共回收物收集點,同時完善廚餘回收服務,在今年內增加全港住宅智能廚餘回收桶或廚餘收集設施,至約1600個和在更多合適的地點設置公眾廚餘回收點,並加強支援私人屋苑參與廚餘回收,以及逐步實現公共屋邨「一座一桶」。
垃圾徵費挑戰多 議員認同不推行計劃
「A4聯盟」議員楊永杰指,過去垃圾徵費前期推行工作,都有不少問題未解決,包括實際操作方面,例如在「三無大廈」的安排。他形容推行充滿挑戰不容易去做,如果未有整全方案推行為「不智做法」,認為本屆政府不再推行垃圾徵費為「務實和貼地的做法」。
他又指,未來最重要做好分類及回收等社區教育,令社會有環保意識。被問及長遠而言應否再推行垃圾徵費,楊永杰指,各方面對環保有幫助的措施亦應該為「一個選項」,惟要視乎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否適合。
選委界議員管浩鳴指,目前社會經濟一般,加上垃圾徵費安排有不少問題,本屆政府不再推行垃圾徵費為「實事求是」、「從善如流」的做法。他重申,鼓勵市民減少廢物是好事,但值得思考是否一定以徵費方式去做,以及可否分階段推行,認為政府可待經濟改善再作考慮。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