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中心成劏房戶及露宿者清涼庇護所 區議員批個別人士突擊影響使用者

更新時間:10:56 2025-08-26 HKT
發佈時間:10:56 2025-08-26 HKT

在酷熱天氣期間,民政事務總署會開放轄下19間臨時避暑中心,為有需要避暑人士提供臨時棲身之所,並按情況向入住人士提供毛氈和墊褥等用品,對居住在通風欠佳的劏房戶來說,無疑是個「清涼庇護所」。然而,有深水埗區議員發現,近日有個別團體或人士突然「直擊」避暑中心,體驗留宿外,還訪問中心使用者,擔心這類干擾行為會令避暑人士因擔心私隱問題而不願再前往,削弱避暑中心的保護功能。

臨時避暑中心今年暫約6100人次使用

每當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民政事務總署管理的19間社區會堂及中心均全日開放,覆蓋全港18區,為市民提供臨時避暑場所。中心冷氣充足,還配備休息區,尤其對居於環境狹小、通風欠佳的劏房戶而言,是最佳避暑地方選擇之一。

夜間的避暑中心服務對象是那些無家可歸的露宿者,或是家中沒有降溫設備的長者來說,是炎夏裡涼爽的「家」。過去4年,臨時避暑中心的開放日數與使用人次逐年上升,截止今年8月13日約有6,100人次登記使用。

關愛隊耐心解釋 劏房戶對避暑中心改觀

社工及關愛隊成員透過家訪主動了解居民需求。深水埗區議員陳國偉表示,曾有劏房戶起初對避暑中心效用存疑,寧留在家中忍受高温,但會增加患上熱疾病的風險,經社工及關愛隊耐心解釋和鼓勵下才肯使用。經體驗後,該劏房戶對避暑中心徹底改觀,認為中心除有充足冷氣,還能獲得乾糧、杯麵充飢。

他指,中心亦會為素食者作專門安排,更以屏風分隔區域保障女性使用者私隱。然而他最近留意到,有個別團體或人士突然「直擊」避暑中心體驗留宿,訪問使用者進行調查,這類行為或令使用者因擔心隱私暴露而心生顧慮,甚至不願再前往,削弱避暑中心的保護功能;同時也加重中心的工作人員負擔,或多或少影響其他有需要服務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