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公屋︱彩興路項目創香港高層建築最快興建紀錄 年半內完成18層高大樓 造價減23%
發佈時間:06:00 2025-08-26 HKT

【間約公屋/彩興路/戴尚誠/高層建築/最快興建】為縮減公屋「綜合輪侯」時間,現屆政府主導興建多個「簡約公屋」項目。其中牛頭角彩興路1、2期兩座「簡約公屋」近日先後完工,合共提供2290個單位,過去兩個月陸續入伙。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表示,彩興路第一座的18層高大樓僅用不足18個月便完成地基及上蓋工程,創下香港高層建築最快興建紀錄。整個項目的造價亦從原先估算的274億元,大減23%,即僅花210.5億元。他指,其他興建中的「簡約公屋」進度亦非常良好,料今年內將有多9500個單位陸續落成。
採MiC建築法 高峰期最快1日半完成搭建一層
戴尚誠表示,簡約公屋的13個項目中有兩個已開始入伙,包括彩興路項目,而彩興路更是一個配備升降機的高層「簡約公屋」項目。第一座樓高18層、第二座亦有19層高。他指,當局採用了「組裝合成」(MiC)建築法,大大加速地盤施工速度,高峰期地盤一日便可安裝55個MiC箱。考慮到一層大約有60個單位,即高峰期最快1日半完成一層的搭建工作;按整個工程計算,平均3日便可完成一層樓。
建築署 : 升降機槽及機房等於廠內組裝 可縮短30日工期
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王安華解釋,由於今次項目採用了「全MiC」手法,不只是住宅單位,連升降機槽及升降機房等主要機械及設備均於工廠內提前組裝,縮短了地盤安裝及驗收時間,比傳統模式縮短了約30日工期。對項目造價大減,他解釋主因是政府大規模地「完全標準化」、「模組化」地訂造MiC箱,加上早前鋼鐵價格下降,亦有利壓低建造成本。
戴尚誠強調,雖然「簡約公屋」是臨時土地用途,並決定採用MiC手法興建,但MiC建築本身的質量及標準其實與一般大樓無異,且日後更可卸搬到別處重用,「MiC同樣是防水防漏,樓宇壽命亦不會因而受影響」。對彩興路項目的內外牆均未有髹油,王安華解釋是因預製組件內牆大多採用竹木纖維板,其特性就是毋須髹油、環保且防潮。至於被稱為「粗獷主義」的設計風格,則源於建築物不花巧,著重實用性。但戴尚誠坦言,不希望以「粗獷主義」來定義項目,「我會形容為簡約設計、簡約主義建築」。
記者 趙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