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失業率升至6.4% 酒樓結業潮釋放大量勞工 黃家和:毋須再輸入外勞
發佈時間:11:20 2025-08-21 HKT
政府統計處日前發表5月至7月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失業率上升至3.7%。當中地基及上蓋工程更由6.4%升至7%;餐飲服務活動由6%升至6.4%;零售由4.7%升至5%。有立法會議員及飲食業界均認為,現時不少食肆及酒樓相繼結業,已釋放出大量本地勞動力,建議政府應暫停輸入外勞。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今(21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失業率由3.5%升至3.7%,反映現時就業巿場形勢嚴峻,預計未來失業情況會繼續擴大,勞工市場一方面勞動力空缺縮減,另一方面可能是勞動人口供應增加。
整體失業情況會在高位徘徊
他指,過去一年私人工程開工少,建造業職位需求縮減,而近期所見本地飲食業的經營情況亦相當差,這與香港市民飲食習慣改變,影響整體消費有關。他估計整體失業情況會在高位徘徊一段時間,尤其餐飲和建造業,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有所改善,其中飲食業外勞已批出超過3萬個名額,現時已有1.4萬名外勞在港就業,還有逾萬名獲批外勞正排隊來港工作,會對本地工人就業造成更大衝擊,所以相信短期內這兩行業的失業情況會繼續惡化。
建議暫停輸入餐飲業及建築業外勞
他認為,政府除要盡力改善營商環境外,保障本地工人就業亦可多做工夫。首先不能再無限量輸入外勞來港,建議政府應考慮暫停輸入餐飲業及建築業外勞,因應情況檢討已獲批或續簽,以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勞工處自2023年9月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職位類別)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為期兩年,優化計劃將於本年9月屆滿。周小松認為,在9月4日之後,可以繼續審批已遞交的申請,但不可以再接受新的申請。
相關新聞:
本港最新失業率升至3.7% 工程、餐飲及零售有較明顯升幅 共14.5萬人無工開
失業率升至3.7% 下月起增飲食業輸入外勞附加條件 須於勞工處即場招聘
政府下月起將要求初級廚師及侍應職位輸入外勞的僱主,在勞工處就業中心進行即場招聘。他歡迎有關措施,希望當局能夠切實執行,並非是「走過場」,就業資訊流通很重要,其次是要做好本地招聘,以免出現僱主假招聘的情況,僱主勞工處就業中心進行即場招聘,當局可有效作直接監察,若執行得好會見效果。他希望措施能進一步擴展,涵蓋更多工種,甚至涵蓋至所有補充勞工計劃下的輸入外勞。
黃家和:暫時沒必要再輸入新外勞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在同一節目表示,近期餐飲業生意明顯受很多因素影響下跌,亦見有不少食肆、集團式餐廳及酒樓相繼結業,尤其酒樓結業影響更大,往往一間酒樓結業,有超過100名員工失業。餐飲業的失業率由6%升到6.4%,1%差不多代表有2000人,多了0.4%,即是多了8000人失業。相信政府補充勞工輸入計劃下,勞工處會密切關注情況作衡量和監察。
他又指,近期不少酒樓結業已釋放大量勞動力,過往幾年透過輸入外勞計劃已有差不多3萬人獲批來港從事飲食業,在目前整體經濟欠佳情況下,加上如此多食肆結業,釋出如此大量人力資源,以本地的勞工優先招聘原則下, 認為暫時沒有必要再輸入新的外勞,以免影響本地勞工的飯碗。至於已獲批的配額,勞工處要因應現況重新審視。
李兆波預料失業率有機會升至4%
經濟學者李兆波在另一電台節目表示,就零售業而言,人工支出是第二大成本,現時零售數字僅每月300億或更低,零售商為保持盈利,加上員工可以被自動點餐等科技替代,相信失業潮在零售上仍然持續。
近日失業率上升至3.7%,創2年半新高。李兆波認為除非樓市有很大的改變,否則今年年尾失業率有機會升至4%。他認為現時關稅戰未完,香港仍熱衷於北上消費,令香港經濟備受打擊,餐飲和零售看不到有很大起色,餐廳捱不住,自然要清減人手。
至於派發服務消費券能否刺激市場,他認為即使政府派發700億消費券,每個行業分到的份額很少,有關的服務消費券是「有好過冇」,但並非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