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間醫學院|病人組織調查:新醫學院首重培育醫生專業操守 冀運用醫療創科惠及病人
發佈時間:12:43 2025-03-09 HKT

本港第三間醫學院建議書本月17日截止遞交。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今日(9日)發表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最重要是醫學課程包括培育醫生專業操守,其次是培訓醫護人員將來面對現代化醫療科技創新診斷及治療方案。
團體:期望新醫學院培訓以人為本、仁心仁術的醫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調查反映受訪者期望新醫學院培訓以人為本、仁心仁術的醫生,亦希望醫療創科成為重要教學和研究領域,利用科技為病人安全、治療罕見病作出貢獻。他指,會將調查結果交給3間有意申辦新醫學院的院校,冀新醫學院與現有兩間醫學院做到錯位發展,提升香港醫學教育及研究,惠及病人及照顧者。
課程內容最重要培育醫生專業操守
調查於上月26日至本月6日期間,以網上問卷方式進行,共接獲537份有效問卷,52.8%受訪者屬長期病患者或殘疾人士,41.7%受訪者是照顧者,2%屬弱勢社群。受訪者就每個項目以1分為「極不重要」,5分為「極之重要」作出評分,分析時計算平均分。
課程內容方面,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最重要是「醫學課程包括培育醫生專業操守,令醫科生具備醫德,成為仁心仁術的醫生」,平均分達4.68。「醫學課程包括能培訓醫護人員將來面對現代化醫療科技創新診斷及治療方案」則次之,平均分4.53。
普遍認為辦學機構有能力聘具資歷教學專才
在辦學機構所需條件及能力方面,「辦學機構有能力聘請具資歷、經驗及研究實力的高水平的國際和本地教學專才,創建專業醫學教研團隊」平均分最高,達4.45分。「辦學機構具備醫療創科發展、研究和培訓醫護人才優勢,並且能藉跨學科合作,促進醫療科技的突破,推動醫學創新與科研發展,促進國際合作,帶領區域以至全球醫學研究」為4.43分。「辦學機構的世界排名在前列位置」平均分為3.86,並非受訪者普遍認為最重要的條件。
就辦學機構與非本地醫學院及醫療機構聯繫,結果顯示「辦學機構與世界其他的醫學院及醫療機構有緊密聯繫」一項平均分為4.35,高於「辦學機構與內地的醫學院及醫療機構有緊密聯繫」的平均3.86分。
意見將交予有意籌辦醫學院的大學參考
彭鴻昌指,包括醫療,政府近年強調在不同領域應用創新科技,相信調查反映受訪者理解到醫療創科是本港重要發展項目,並期望新醫學院可集中在醫療創科上,為患有漸凍人症、自閉症等罕見難治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無論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動力,又或者對病人治療方面,帶來一些新希望和曙光」。
他亦說,今次調查收集到的意見,將交給有興趣籌辦第三間醫學院的大學,以及「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參考。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代表黃龍輝表示,本港多一間醫學院對病人十分有益,聯盟除了期望醫學院培訓出仁心仁術的醫生,都期望醫療創新科技可應用於治療罕見病、癌症,並減低出現醫療事故的機會,「研究不同創科設備,替代用人手判斷,即是說如果做錯時,根本就不讓做這件事,我相信某程度上可減低醫療事故」。
記者:蕭博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