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重視學生多元培訓 學院冀未來增資源招收更多國際生
更新時間:07:40 2024-08-02 HKT
發佈時間:07:40 2024-08-02 HKT
發佈時間:07:40 2024-08-02 HKT

因應本港牙醫人手不足,港府曾四度將港大牙醫學院的資助學士學額提升,由2009/10學年的每年50個,增至2024/25學年的90個。港大牙醫學院副院長 (校友及對外事務) 梁耀殷教授坦言,因教學空間所限,一年培訓90個學生已貼近上限,「以牙科模擬治療實驗室為例,設計容量為50至60人,雖然近年不斷裝修擴容,但空間所限,最多也只能容納100人左右。」
溝通、同理心、實戰須兼備
資助學額增加,雖令本地學生受訓的機會增加,但變相壓縮國際生來港修讀的機會。梁耀殷解釋,牙科培訓涉及大量公共資源投入,政府早前亦指培育一名牙醫平均要投放300萬元,故以本地學生優先無可厚非。不過,牙科收生除學業成績是客觀標準,亦重視多元化,「牙醫要擅於與人溝通和交流,有同理心,且工作重視實戰,非單憑書本可教到,我期望學生要古靈精怪。」
事實上,學院也有取錄精英運動員入學,重視擅長不同技能的學生,梁耀殷說,「以往有50多個資助學額時,具空間錄取5、6個國際生,不少是AL、IB的尖子,也有內地高考精英,但近年本科幾乎只收本地生。」他期望政府再增加資源及教學空間,令學院可擴闊收生。
在基礎上投放資源 更有效益
牙醫學院署理院長金力堅教授補充,考慮到集中優秀教學人才,比起開設多一所牙醫學院,在現有基礎上投放資源擴建,相信更有效益,相信政府亦會支持。
牙醫學院副院長 (知識交流及發展) 朱振雄教授笑言,過去畢業生有人當上歌手,也有律師,可見學生技能的多面性,且學院在本科階段已給予學生機會參與國際論壇、撰寫國際論文,「現時仍有很多國際優秀學生,樂意在港攻讀牙醫碩士及博士,甚至內地、新加坡、印尼都有,他們完成學業後不少繼續留港執業,公私營均有,也是為巿民服務。」
最Hit
31歲前《愛回家》女星嫁國際集團太子爺 性感宣布成功懷孕 移居上海超級豪宅歎世界
2025-06-30 14:37 HKT
七一煙花2025最新消息〡觀賞時間/歷年盛況 附慶回歸優惠+活動
2025-06-30 18:10 HKT
七一酒樓優惠|飲茶必睇!30大中菜茶樓慶回歸優惠 海港/稻香/富臨/國金軒低至7折
2025-06-30 18:57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