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多圖|同你講故!格仔山同機場有段故?瞭望台竟然係追星勝地?即睇香港國際機場前世今生

更新時間:08:00 2024-05-26
發佈時間:08:00 2024-05-26

最近一齣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令九龍城再次成為熱話,這個曾被喻為臥虎藏龍的地方,除了有城寨外,還有曾經聞名世界的十大最危險的國際機場,今年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將迎來26周年,但25年多前,香港的國際機場建在繁華鬧市中的九龍城區,居民每日抬頭都可見「大鐵鳥」從頭頂掠過,成為香港獨特及獨有的奇妙體驗。《星島頭條》帶大家重溫香港國際機場前世今生。

▼飛機降升降啟德機場情況▼

啟德機場|降落驚險萬分 有「啟德心臟病發」之稱

香港國際機場前身名啟德國際機場,機場常用的降落航路驚險萬分,挑戰機師的技術。當飛機準備降落,當下降到只剩幾百米的時候,在其他機場已能看到跑道,但啟德機場此時依然看不見跑道,機長在降落前,離地高度已經不足300公尺時,需要向右43度大角度轉彎對準跑道。若乘客坐在客艙右側,就可以透過舷窗看到地面上的行人。

▼飛機降升降啟德機場情況▼

啟德機場最後一班航班機長金‧沙曼回憶降落啟德機場的情況,他指「格仔山」山頭曾畫上紅白色的格仔圖案,告知機師需要轉彎,並設有導航燈及無線電導航設備,方便引導機師把飛機在正確航道飛行降落。沙曼直言如遇上惡劣天氣,降落的難度加倍,因為降落驚險萬分,令啟德機場被機師稱為「啟德心臟病發」。雖然啟德機場已遷往赤鱲角,但模擬飛行世界一直保留著這座機場,以示致敬。

▼「格仔山」同機場有段故▼

啟德機場|《新聞女郎》帶旺格仔山 原來同啟德有段故 

隨著國際機場遷出至赤臘角,格仔山亦已功成身退。格仔山紅白大方格圖案,後來亦被塗上灰色遮蓋了,並種植了樹木,其後於2021年再度去年無綫台慶劇《新聞女王》中,李施嬅飾演的記者張家妍,將格仔山視為秘密小天地,讓她在情緒失落時重拾心情。劇集播出之後,「格仔山」走紅,網民將其改名為「家妍山」、「崩潰山」,還吸引了不少内地的遊客專程來打卡朝聖。

▼機場噪音惹居民投訴▼

啟德機場|飛機引擎聲震耳欲聾 居民又愛又恨

啟德國際機場座落於九龍城鬧市區,對於老街坊來說飛機從頭頂飛越,引擎發出震耳欲聾高分貝噪聲,可以說是噩夢每日無限輪迴,擾人清夢。但亦有人覺得司空見慣,不覺得一回事,亦有飛機迷更覺得噪音是啟德國際機場迷人之處,聲音充滿生命力。啟德機場可愛處,是因為機場位處市區,往來無比方便,尤其對油尖旺的居來說,近在咫尺,與今日出門動輒要先坐一個鐘頭機場巴士才到達機場,大相逕庭。另一刺激處是飛機穿梭鬧市,在樓群中低飛降落,絕對是考驗機師的技術,驚險萬分,亦為乘客帶來無數難忘旅程。

啟德歷史|以兩名商人名字命名 1925年首次飛行

追溯啟德機場歷史,要由1925說起,名字亦是以這兩名商人何啟及區德的名字命名。他們曾成立一家公司,從事在九龍灣填海發展住屋計劃。該公司後來不幸倒閉,這幅填海土地亦因而空置。政府其後認定這幅土地適宜用作機場,首次有紀錄的飛行便在1925年農曆新年元旦在啟德進行,成為本港航空業的發源地,最初是一所飛行學校及一隊英軍飛行部隊開始。

飛行學校不久便停辦,啟德營業有限公司也於1927年陷入財困,無力把土地發展成住宅區。與此同時為因應日本軍方調派機隊進駐台灣南部,英國空軍也計畫派飛機駐守香港,並於1927年3月首度駐港。港英政府及軍部看中啟德公司在九龍半島的一大片空置土地適合用作建造機場,遂於同年12月與啟德公司達成協議,由港府出資1,007,250港元收購「啟德濱」土地,並改為機場,慢慢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加入。

啟德機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盟軍的多次轟炸,嚴重損毀。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當時的政府重建啟德機場。1946年5月1日,民航處成立,陸續有航空公司加入提供航班服務,政府於1954年在利氏家族的投資底下將啟德發展成國際機場。

啟德機場|送機大堂成電影取景經典場地  瞭望台為昔日追星必到地

啟德機場送機大堂入口處成電影及劇集經典場地,親友們依依不捨話別後,很多人會即時走上客運大廈頂層的瞭望台,抓緊時間向登上飛機的親友揮手作別,這些都成為集體回憶。

說起瞭望台,在那年代更是追星必到之處。最哄動一次,不得不提1964年英國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訪港,成千上萬的追星族湧到瞭望台,邊揮手邊吶喊向偶像打招呼,這個場面成為港人重要集體回憶的一幕。

在啟德機場留下身影還有國際巨星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及已故的李小龍,「影迷公主」陳寶珠等當年紅極一時的明星,往外國登台離港及回港時,影迷都會將機場迫爆爭睹其風采。

啟德機場|嚴重意外極少 93年華航意外無重大傷亡

啟德機場雖然被譽為「最危險的機場」之一,但嚴重意外則較少,最嚴重的事故發生於1965年,美軍一架載了60多名前往越南士兵的C-130運輸機起飛後於油塘墮海,59人死亡。在1993年 11月4日,中華航空一架自台北抵港的波音747-400在惡劣天氣下降落啟德時滑出跑道墮海,23人受傷。1994年 9月23日,一架香港政府租用作遣返越南船民的印尼Pelita Air Service 洛歇L-100-30「大力士」型運輸機完成任務後回港,再起飛返回雅加達時,豈料在13跑道起飛時,因滑門控制折斷,失控墜海,造成6死6傷。

啟德機場|1998年完成歷史任務  90年啟動赤鱲角玫瑰園計劃

由於啟德機場坐落於市區,只有一條跑道,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擴建條件受限,難以應付未來需求,遂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政府於1989年宣布在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1990年,港府啟動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名玫瑰園計畫,其中包括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即現在的香港國際機場。

時至於1998年運作了73年的啟德機場終於完成歷史任務,在同年7月6日當最後一班航機飛離啟德國際機場後,機場的搬遷計畫全速進行,所有停泊在啟德國際機場的29架飛機全部飛往新機場赤鱲角機場,凌晨1時16分55秒進行關燈儀式,標誌著這個曾引領香港經濟騰飛的城市機場功成身退。熄燈儀式由當時的處長施高理以「Goodbye Kai Tak, and thank you!(再見啟德,謝謝你!)」作告別,隨即按動按鈕熄滅跑道全部燈光,正式替啟德國際機場歷史畫上句號。而建造歷時8載的新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同日上午6時27分正式運作。

▼▼▼機場今昔對比▼▼▼

跑道篇:

機場大堂篇:

機場大樓篇:

瞭望台篇:

行李篇:

機場控制塔篇:

雖然啟德機場已完成歷史任務, 1996年,旅客量達2950萬人次,居全球第三; 國際貨運吞吐量為156萬公噸,居為全球首位。,雖然只有一條3,390米(11,120呎)跑道,卻成為亞洲繁忙的機場之一。曾被認為是「全球十大危險機場」之一,成航空愛好者和攝影師的拍攝熱點。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