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廁突噴熱水致私處燒傷 專家教一招預防免傷皮膚 附消委會4大使用注意事項

更新時間:15:44 2025-10-02 HKT
發佈時間:15:44 2025-10-02 HKT

集座圈加熱、溫水洗淨及遙控感應等功能於一身的智能座廁近年成為許多家庭的選擇。不過,日前內地出現智能座廁嚴重安全事故,事主聲稱使用3年智能座廁突然故障,噴出冒煙的滾燙開水,導致會陰部二度燒傷。有專家向《星島頭條》表示,估計是次燙傷事故與噴嘴被水垢堵塞,導致水溫瞬間升高有關,建議用戶定期清洗噴嘴。

據內媒《揚子晚報》報道,事主稱該智能座廁具備舒適溫水清洗的功能,她按下沖洗按鈕後,系統卡頓片刻,隨即開始噴出冒煙的熱水,「我被燙得跳起來,尖叫了好久」,她立即用花灑冷水沖洗,並參考網上急救建議後塗抹燙傷膏,但症狀未完全緩解。隨後她前往醫院,確診為會陰二度燒傷。

事主稱,自己使用該智能座廁約3年多,過去僅偶爾出現水溫偏高的問題。事發後商家與她達成賠償和解,故障原因則需待檢修後進一步確認。

專家:或涉水垢堵塞噴嘴及喉管 建議定期清洗

對於今次燙傷事故,本地著名裝修師傅昌師傅回覆《星島頭條》查詢時表示,智能座廁加熱系統包含電熱元件,而平價智能供應暖水的方法是水流直接經過發熱線。他指,個案中的馬桶已經使用3年多,估計喉管及噴嘴積聚水垢,水流量不足,導致水溫瞬間升高變成熱水,建議用戶定期清洗噴嘴。

內地智能座廁事故頻生

是次並非內地智能座廁首次發生安全事故,例如2023年福建廈門有男子在使用家中智能座廁時,馬桶突然起火,冒出大量白煙,幸他聽到異響走避及時,未有受傷;同年遼寧一名女子因智能座廁蓋噴出60至70℃熱水,導致肛門二度燙傷,品牌方稱為噴嘴水垢堵塞所致,並承諾賠償醫療費。

相關新聞:火燒後欄︱福建漢如廁期間 智能馬桶冒煙起火

消委會:需注意溫度和衞生

智能座廁及智能廁所板使用方便,惟需電力運作。香港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安裝、使用以至清潔衞生方面均不能掉以輕心。安裝電子廁板需要接駁食水供應喉管,工程須獲得水務署的書面許可,並由合資格人士安裝,以免污水回流而污染單位或樓宇的供水系統。

另外,部分型號的座墊溫度最高可達40˚C,消費者使用時不宜將溫度調得太高或坐太久,以免引起皮膚不適。此外,用戶亦需注意電子廁板的清潔和保養,並按說明書指示定期清潔機身及噴頭,以確保衞生。

日常使用方面,消委會提醒用戶,不宜將座墊溫度調至太高或坐得太久。因為剛坐下時即使感覺座墊溫度不太高,但熱力或會隨時間累積而令溫度輕微上升,用戶可能會感覺愈來愈熱。即使座墊溫度僅略高於人體體溫,但若接觸皮膚的時間太長仍可能引致不適。

4大使用注意事項

1.電子廁板供應暖水的方法分為即熱式及儲水式。即熱式一般而言可長時間持續噴出暖水,儲水式則需要預先將水加熱,當持續噴出暖水一段時間後,出水溫度便會下降,需待儲水箱內的水加熱後,才可恢復噴出暖水,因此儲水式型號的售價通常較同牌子的即熱式型號為低;

2.若座廁位置接近浴缸或花灑,消費者應在沐浴時以浴屏或浴簾作分隔,以免電子廁板被水濺濕;

3.下身部位不適或有傷口的人士,例如痔瘡患者,使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4.長期不使用時應拔下電源插頭,並按說明書指示將機內的水排出,以免因機內的水變質,再次使用時或會引致皮膚不適。

電子門鎖爆炸引火災 專家籲勿貪平買淘寶貨 提醒選購4大事項

床頭轉插手機充電突起火 北上購電器藏家居危機 消委會予5大注意事項 附轉插使用安全貼士

煮水餃也遇抽油煙機爆炸 強化玻璃成元兇 專家籲勿「要靚不要命」 附4大預防措施

洗衣機洗到出煙嚇壞業主 軸心偏移成常見元凶 專家列4大日常保養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