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集團陳志首度法律回應 指千億比特幣與詐騙無關 向美法院申請延後解凍期限
發佈時間:07:12 2025-11-14 HKT
美國司法部10月中指控柬埔寨太子集團行政總裁陳志,涉嫌主導跨國詐騙集團,並尋求充公其名下共127,271枚比特幣,市值高達150億美元(約1,165億港元),案件震撼國際金融界。原本要在11月18日前提出解凍申請的陳志,已在期限屆滿前主動向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提交文件,請求將申請期限延後至2026年1月19日,這亦是美英制裁後他首次在法律層面作出正式回應。
指控涉史上最大充公案 律師:需時釐清數百億資產來源
根據陳志的法律團隊提交的一份5頁文件指出,美國司法部形容今次為「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充公行動」,涉案比特幣追蹤極度複雜,涉及跨多個地址、跨年期的資金流轉。文件稱,陳志與其他利害關係人需獲足夠時間方能全面捍衛財產權益。
陳志聘請的,是美國知名律所 Boies Schiller Flexner LLP,該所曾代表多名高知名度當事人,包括捲入性醜聞的荷里活製片人韋恩斯坦。
文件:陳志是東南亞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
文件重申,陳志是東南亞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太子集團於柬埔寨經營逾10年,旗下逾百間企業,涵蓋地產、銀行、金融、旅遊、物流、科技及飲食等領域,僱員數以千計,長期合法營運、貢獻當地經濟。
文件續指,反觀美國指司法部指稱太子集團為「跨國犯罪組織」,但起訴書內容「空泛且缺乏細節」,未能講述凍結比特幣如何來自犯罪所得,甚至未能提出比特幣與詐騙行為之間的清晰串連。
律師團隊表示,美方聲稱詐騙所得用於資助比特幣挖礦,並與太子集團相關錢包混合,但沒有提出任何證據支持。
大部分被查獲比特幣曾於2020年被黑客盜走
文件更引述公開資料,指大部分被查獲比特幣原來是在2020年12月於 Lubian.com 交易平台被黑客盜走,並在黑客錢包中存放逾四年,直到2024年7月才被轉移至聯邦調查局(FBI)錢包。
律師團隊強調,美國政府在2024年7月已凍結資產,至今年10月才正式入稟,反指「美方有至少16個月追蹤涉案比特幣」,如今要求當事人在短時間內反擊指控並不公平。
團隊透露已聘請加密貨幣鑑證專家,但追查逾十萬枚比特幣、跨數百個錢包地址的交易鏈「極為困難且耗時」。雖然專家日以繼夜工作,但分析工作仍未完成,至少需要額外60日,方能提交完整索賠。
因此向法院申請延長解凍申請期限至2026年1月19日。
在此前,美國財政部已將陳志及數名高層列入制裁清單,台灣亦對太子集團在地資產展開查扣行動。太子集團早前已公開發聲明,強調指控「毫無根據」,指今次行動疑是為非法充公數十億美元資產提供藉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