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現「藍色狗」 疑接觸化學物引不安

更新時間:09:03 2025-10-29 HKT
發佈時間:09:03 2025-10-29 HKT

烏克蘭北部切爾諾貝爾核事故遺址近日出現多隻毛色呈藍色的流浪狗,畫面曝光後引發廣泛關注與猜測。當地動物救援組織「Dogs of Chernobyl」表示,這些狗可能因接觸化學物質而導致毛髮變色,正嘗試捕捉牠們以查明原因。

1986年核災爆發 流浪狗多為居民遺棄家犬後代

據外媒27日報道,該組織在切爾諾貝爾禁區內進行流浪狗絕育行動時,意外發現三隻全身呈藍色的狗隻。工作人員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我們不確定究竟發生了甚麼,但這些狗看起來很健康、活動力強,目前尚未能將牠們捕獲檢驗。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牠們接觸了某種化學物質。」

有當地居民表示,這幾隻狗的毛色變化似乎僅在一週內出現,令人更加不安。由於切爾諾貝爾禁區仍受嚴格管控,動物不得隨意進出,故外來污染的可能性較低。

「Dogs of Chernobyl」指出,這些流浪狗大多是1986年核災爆發後,被居民遺棄的家犬後代。牠們長年生活在高輻射環境下,成為切爾諾貝爾獨特的生態現象之一。自2017年起,該組織與美國非牟利機構「Clean Futures Fund」合作,為區內約700隻流浪狗提供食物、醫療及絕育服務,以防止族群過度繁殖。

組織表示,已派出團隊在禁區內搜尋藍色狗隻,希望採集毛髮與血液樣本進行分析,以確認是否因放射性物質、重金屬或其他化學污染所致。初步觀察顯示,牠們身體狀況良好,暫未出現中毒或輻射損傷徵兆。

切爾諾貝爾核災至今已逾38年,當地仍存在輻射熱點與廢棄工業設施。專家提醒,即使環境輻射量下降,化學殘留物仍可能透過水源與土壤影響動植物生態。若「藍毛狗」確證因化學污染而變色,將再次喚起外界對該地區長期環境風險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