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名號「良十四世」隱含深意? 四輪投票選出快過已故教宗方濟各
發佈時間:09:28 2025-05-09 HKT

梵蒂岡教廷於周三(7日)召開樞密會議(Conclave),選舉第267任教宗,69歲美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於周四(8日)的第四輪投票中成功當選,成為史上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並將以「良十四世」(Leo XIV)之名領導全球逾14億天主教徒。意大利樞機主教維沙爾迪表示,這次僅花四輪投票即決定人選,是教會團結的明顯象徵。
出身美國卻不以英文為母語 學者:顯示牧靈關懷風格
普雷沃斯特經歷四輪投票即中選,某程度反映其人脈和支持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統計,自20世紀開始以來,梵蒂岡舉行過的10次教宗選舉中,每次會議平均歷時3天和7輪投票,才能定出人選。
相關新聞:新教宗良十四世被視為改革派 曾怒批萬斯 一文掌握出身、往績及爭議事件
過去十次教宗選舉 平均歷時3天、7輪投票才定勝負
例如上任已故教宗方濟各雖然都是在樞密會議第2天投票中選出,但在第五輪投票才當選; 本篤十六世則與普雷沃斯特「平手」,都是在第二日的第四投票中獲選。
而本篤十六世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則歷時較長,他是在1978年樞密會議第3天、第8輪投票中選出。
由此可見,普雷沃斯特出線的速度算快。
普雷沃斯特當選新教宗後,馬上成為國際焦點人物,而其取名「良十四世」(Leo XIV),更被指隱含深意。
根據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神學教授、耶穌會神父摩里爾(Bruce Morrill)所言,歷史上的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正是第一位針對現代社會公義議題發表通諭的教宗,重點關注工人權益。
摩里爾指出,良十四世的命名,顯示普雷沃斯特的牧職方向將延續社會關懷與弱勢倡議——「這是一位關注教會如何服務世界更廣泛社會需要的人」。
首位美籍教宗誕生 打破過往「傳統智慧」?
摩里爾又特別提到,雖然普雷沃斯特是美國人,但他日常所選用的母語並非英文,「良十四世教宗選擇語言的安排,顯示出他牧靈關懷的風格」。
摩里爾分析,新教宗在首次公開講話中先以意大利語發言,履行他作為羅馬主教的職責,然後轉用他在秘魯數十年牧職生涯中慣用的西班牙語,反映出他與拉丁美洲信眾的深厚聯繫。
摩里爾認為,良十四世的當選已打破過往的「傳統智慧」——即由於地緣政治考量,美籍教宗似乎不太可能出現。但此次選舉正好顯示出教廷的全球視野與變革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