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微塑膠可進入大腦 專家解釋人類或經何途徑攝入
更新時間:02:12 2024-04-19 HKT
發佈時間:02:12 2024-04-19 HKT
發佈時間:02:12 2024-04-19 HKT

微塑膠一般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來源有多種,當其進入自然生態系統後會造成污染。人類攝入微塑膠若過量自必然有害。而根據美國一項科學研究顯示,科學家給健康的老鼠餵食微塑料,發現這些物質最終進入了動物的肝臟、腎臟和大腦,可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另一項研究則發現,人們的膽囊中發現了微塑料,它們似乎會導致膽結石,導致胰臟炎並增加胰臟癌的風險。根據兩項新研究,事實證明這些微小顆粒甚至可以滲透到大腦和其他器官。
領導上述對老鼠大腦研究的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胃腸病學和肝病學副教授埃卡斯蒂略(Eliseo Castillo)說:「這些老鼠暴露在環境中四星期。」「現在,想一想,如果我們從出生到年老都暴露在這種環境下,這對人類來說有何意義。」
伊利諾伊州可持續發展技術中心的化學家約翰·斯科特沒有參與這項新工作,他說:「塑料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分解成越來越小的尺寸。」
事實上,微塑料如此豐富,以至於斯科特實際上預期在他檢查的所有東西中看到它們。
科學家談到人類可能攝入微塑膠的途徑時,說那可能包括各種空氣污染,如汽車污染、工廠污染等,還有日常生活中不同方式的接觸,其中一種常見途徑是食物。科學家指,人類吃的動物,例如雞,食用的飼料也可能含有微塑膠,而人類吃動物肉時也可能不同程度上攝入微塑膠。
科學家仍在研究微塑膠影響人類健康的所有方式,但它們似乎會增加炎症,從而導致許多下游不良影響,包括增加患癌症甚至癡呆症的風險。
最Hit
甄妮「眼中釘」獲格林美認證成亞洲第一 超越麥當娜登全球女歌手第四位 曾傳得罪叱咤
2025-05-24 15:30 HKT
八達通更換丨2批舊卡8.23起失效!逾期換卡要支付行政費 即睇免費更換方法
2025-05-24 11:50 HKT
減薪4位數字轉新工 中年打工仔一原因勁感恩 同路人:少5日大假都肯做|Juicy叮
2025-05-24 13:23 HKT